听了各位学员的发自肺腑的阐述和感言,我内心时时生起共鸣和感触。其中尤其深的一点在于,大家对青年艺术批评家的学术养成及其跨越做了各自独到的理解和阐发,它们共同凸显出我们北大艺术学院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举办这个国家艺术基金研修项目的特定含义,以及各位对自己未来发展目标的锁定,这些集中起来就是,为了中国出一批优秀或杰出的艺术批评家而付出。我确实对这一点充满期待。当各位提及我们申办这个项目的原因或目的时,我不由得回想起多年前读过的毛姆小说《刀锋》的主人公拉里,他的人生理想不过是在一条河的渡口做一名平常的摆渡人,把一个个旅客从此岸送到彼岸去。我们之所以要在自己的学科发展工作之余主动承接这件事情,就是想利用北大这个渡口而为需要的人摆渡。我感觉我自己就是经过很多人的摆渡才到达这里的,也真诚地想为各位的批评家之旅尽到一名普通摆渡人的义务,并为人生中有此机遇而感到荣幸。此刻,在送别各位青年批评家的时候,我感觉有很多话想说,但限于时间,只能说少许一点,这就是对各位的未来学术养成及其跨越寄予厚望。
假如可以把做艺术批评家视为一个无止境的个体学术涵养过程,那么,青年艺术批评家(以下简称青年批评家)的学术素养的养成及其跨越就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这主要地是由于,当今时代青年批评家正面临更加要紧的来自艺术、个体及国家的急切呼唤:一是在这个人们分别用全球化、全媒体或互联网等不同词语去表述的时代,艺术界正在发生一系列越来越新奇、越来越远离常规而又令人难以预料的变化,要求富于敏锐度和创新活力的青年批评家去学习以便及时做出新的阐释和理解;二是青年批评家自身还有跨越自我的开阔空间,需要继续其学术涵养;三是国家和社会正在对青年批评家寄予莫大的期望,赋予各位以艺术批评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的重要使命。正是这些综合因素决定了,青年批评家还需保持自己的学术养成习惯并且不断实施学术跨越。对这一点,我想谈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首先是学术为本。我强调学术为本,是指专业的艺术批评家终究要立足于学术立场去发言,而不能是商业的、时尚的或其他实用立场。一位批评家在其生涯中可能会面临多重诱惑,有的甚至是难以抵挡的诱惑,但终究只能以学术立足,从学术发言,说学术话语,而非商业、时尚或其他的实用立场,最后还是要落脚在学术焦点上。当前有的互联网艺术评论特时尚、很风光、博人眼球,但说到底还是失之于浅薄和娱乐化。真正的学术批评需要积累、需要凝重、需要时间,但慢一点其实没有关系,只要能道出具有学术含量的真知灼见。只有这样,他才能被人承认、受人敬重,才能传下去。不是今人而是后人,才是咱们的真正无情而精准的权威评判者。
其次是社会关怀。上面谈到的学术为本还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还是社会关怀,也就是让艺术批评有所为,为的是把艺术品或其他相关现象中隐伏的人生价值敞亮开来,以及或隐或显的问题揭示出来,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或警醒。批评家只有抱有社会关怀之心,其文才能行远,其人才能抵达真正的人生境界。
最后是独立个性。当批评家以学术为本而去传达其社会关怀时,其独立个性或独立品格才会展示出来。这是批评论著里闪耀的燃烧着批评家心灵激情及其社会关怀渴望的独一无二的学术品格。正是它使得一个批评家与另一个批评家区别开来。假如要把朱自清、闻一多、朱光潜、宗白华、李健吾、梁宗岱、李长之等中国现代批评家相互区别开,把别林斯基、斯达尔夫人、赫尔德尔、勃兰兑斯等经典批评家相互区别开,以及把德勒兹、朗西埃、列斐伏尔、阿甘本、齐泽克等当代批评家相互区别开,唯一的办法还是找到他们各自的独立个性——从他们各自的独特的语词、语句、概念、语体等的表述中见出潜隐其间的独特的心灵之光。
如果说上面关于青年批评家的学术养成及其跨越的建议,还多少有些抽象的话,那么它们实际上是可以细化为若干具体途径的,我初步想到的有下面几条。一是专,就是养成艺术门类及形式的敏锐度。养成或精通一门艺术门类专业素养,应当是成为艺术批评家的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就像朱光潜所说“不通一艺莫谈艺”。二是博,具有艺术门类史与其他艺术门类史的比较视野、或者艺术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相互跨越的素养。能把一种艺术门类史同另一种相关艺术门类史加以比较、或者实现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跨越,从这种比较和跨越中发现新的艺术与美学意义,这是成长为跨门类的一般艺术批评家或文艺评论人才的一条不可或缺的重要素养。三是为,善于从艺术品中发现现实生活的新意义或对艺术品的人生意义做出新的艺术发现。为,就是指艺术品本来就是苏轼所说的“有为而作”的,是出于艺术家的社会关怀,要创造人生的新意义。而批评家正是要从艺术品中重新发现这种来自现实生活的新意义,再把它们缝合到已有的文化价值系统中,并最终传诸他人及后代。四是独,就是敢于冷眼旁观艺术潮,发出自己的独立声音,特别是力排众议、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意见。五是韧,就是具备不断跨越自我的坚韧意志以便抵达更高的学术高度及人生境界。学有所成或小有名气并不难,难的是永不满足于现有自我而向往更高的境界。
此外,还有(并非不重要的)一点在于,各位在自己成长和成才的同时,还可适度关心周围的同伴和后来者,让他们也能感受到来自你的实实在在的关切和支持。因为,我们这个项目的期待之一在于,你们不仅能够个人发展顺利,而且还能在未来艺术批评界起到一种领军人物的作用,即带领比你们更年轻的人们走上批评家的道路。这一点各位已经从我们请来授课的那些领军人物身上强烈地感受到了。你们可以自己变得更强和更好,但同样重要的是能够为那些需要的年轻人创造成长和成才的有利条件。我理解的领军人物的确切含义在于,他能悉心发现富于远大前程的人才、甚至是可能超过自己的人才而主动加以激励,也就是起到上面所说的摆渡人的作用。只有这样,他才能统领一支团队而不满足于自我独秀。
当然,以上所说只是我的个人建议,不一定合适;而即便有点合理性,也其实应当首先是对我自己的自我要求,愿与各位共勉。青年批评家有自己的独特成长与成才道路,而这条道路是漫长的,这既是无止境的学术养成及其跨越过程,更同时是无止境的人格的全面养成及其提升过程。这样的过程说到底并不神秘,就同时是一种不停的摆渡过程:在被他人摆渡的同时也摆渡他人,彼此共享人生旅程上相互摆渡的情谊和快乐。我们做这项目看起来只是为你们摆渡,但实际上也同时被你们摆渡了,因为正是你们把我们摆渡成了想成为的那个自己。咱们,你们和我们之间,共同构成相互摆渡的关系。多么美妙的相互摆渡关系!衷心祝愿各位坚持不懈地抵达自己心仪和选择的那种境界。
(2016年10月21日于北大红六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