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究《军师联盟》的艺术探索和创新意义,2017年7月2日下午,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江苏卫视联合主办的《军师联盟》高峰对话会暨北京大学“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第28期在北京大学举行。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史馆馆员仲呈祥,《当代电视》主编,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易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戴清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教授,江苏卫视副总监、节目采购部主任高王珏,主创团队导演张永新、制片人张坚,著名演员吴秀波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由陈旭光教授主持。
对话会上,首先由主创畅谈了《军师联盟》的创作初衷。三国题材历史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由导演张永新执导,吴秀波、刘涛、李晨、于和伟等演员主演。导演张永新回应了观众关于剧情改编部分的热议,也分享拍摄构思时幕后故事,总体就是“带有温暖历史主义色彩的轻松化,这个就是我们创造初衷”。作为该剧的监制,吴秀波和主创团队倾尽心血将该剧打造成品质标杆,他表示:“我既是主创又是演员,所以我知道每部戏在播放一刹那能够打动观众的,就是观众情感与创作态度相互交流的一瞬间,要捕捉到这一个瞬间,需要所有人来成全,做监制主要责任就是尽我所能,让所有人拿出成全这部剧的创作态度。”
相对于“三国”系列所展现的荧屏故事,多是采取了罗贯中的视角,《三国演义》的视角是“尊刘尊汉贬曹”的,而《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站在曹魏视角,展现军师们的智慧博弈。对此,仲呈祥给予了该剧高度评价,“主创团队在处理三国题材上找到了一个新的视角,这是艺术创作当中创新当中首要的一点,三国这段历史还可以这样用电视连续剧的形式表现。这部剧让我们回到了那段历史激荡风云当中,感悟于活跃在那段历史当中主要人物的心态,让我们得到了历史哲学的营养,历史智慧的营养,这就是他们的功劳”。在演员表现上,仲呈祥高度评价了司马懿的扮演者吴秀波,和曹操的扮演者于和伟,从马向阳到司马懿,吴秀波塑造的人物形象在群体中独树一帜,“塑造得高明”。剧中的曹操也摆脱了传统故事中的反派人物脸谱化定位,也是一个崭新的形象,他认为“这将是一部在三国题材电视剧创作当中具有独特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的重要作品”。
陈旭光也认为这部电视剧体现了一种“向内转”的美学趋向:转向“人”主体;塑造了古代“士不可不弘毅”的精神群像。转向人性情感、基本伦理价值观本位的弘扬,比如司马懿很重家庭亲情,温柔细腻顾家甚至“惧内”,塑造了立体的富有人情味的形象。转向智慧、高智商,而对战争场面却是惜墨如金。他认为该剧创新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自觉尊重当下年轻观众的趣味和接受特点,打造一种“年轻态”的电视剧艺术美学和“网感文化”。叙事节奏快,情节密度大,有点“烧脑”,有“高智商电影”、“美剧”的韵味。电视剧把三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谋略、智慧、“士”的文化,突出了出来。符合年轻人的观赏习惯,这是该剧受年轻观众喜欢的一个重要因素。
王一川教授说:“电视剧应该有思想高度,思想是要有一定的故事,有趣的故事来表达的,这两者最好是结合起来,好的思想就像盐融于水一样,化在活生生的像水流般自然流淌的故事当中。实现电视剧的商业性和思想性的结合,这就是这部电视剧莫大的收获。”
从人物角色上看,电视荧屏也从未有过关于司马懿专一自传的人物展现,这部剧将这个胆小谨慎的书生到成为一代朝臣的晋升记展现得全面。在谈及该剧题材创新时候,张德祥说:“《军师联盟》这部剧是对三国这段历史一次新的解读,描述一个真实的司马懿,作为一个有新意有创意的作品,我觉得是找到了一个新的角色,重新解读三国这段历史。太阳底下没有新的故事,我们有通过不断对历史新的解释,就会带来新的故事”。他还说:“《军师联盟》中角色性格逻辑和历史的逻辑达到了统一,这就是审美方最高的合理。有人说这个戏认真不较真,严谨不严肃,我想最后还是要看人物,这个人物站住了,这个戏剧就成功了”。
各位专家还阐述了自己对三国时代的理解,易凯从学术角度探讨了该剧对于三国时代的展现,历史风貌,规矩习俗等评价,以及历史剧的改编和遵循历史真实之间的辩证关系。针对网络上关于“华佗剖腹产”情节的质疑,张德祥认为从戏剧角度理解,是合理的,这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戴清也赞扬了江苏卫视选剧购剧时坚持好剧的眼光和对品质的坚持,对这部剧的独特叙事视角,对经典IP的成功转化进行了高度评价,并表示期待能看到更多司马懿的故事。
与会专家学者还深入探讨了该剧的历史叙述策略,以及相关的美学、产业、媒介文化等问题,肯定了《军师联盟》在历史题材电视剧生产、创作上的风向标作用,认为该剧作为一部传播积极向上正能量的历史剧,实现了“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