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争鸣《刺客聂隐娘》:作者风格、形式美学与时代症候 —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第十五期文艺沙龙

时间:2015-10-15 阅读次数:

 

2015930日,北京大学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进行了第十五期活动,此次沙龙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教授主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李雨谏、硕士研究生周圣崴、祖纪妍主讲,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顾春芳教授、陈均副教授,山东艺术学院宋法刚副教授等嘉宾与众多同学参与讨论。

近来,我国电影票房市场突飞猛进,在“井喷式”的“繁荣”现象中,票房的多少似乎逐渐成为了评判一部电影好坏的唯一量尺;“烂片”由于高票房而渐渐地不被人批判,好的艺术电影却因为票房的惨淡而备受指责。在这种电影环境中,构建起一种全面而客观的电影评判体系显得迫在眉睫。针对近期饱受热议的电影《刺客聂隐娘》,关于电影认知方式与评价标准的讨论成为本期沙龙的话题焦点。

一、《刺客聂隐娘》的时代症候

祖纪妍,从“历史叙述的时代”与“讲述历史的时代”两个方面对《刺客聂隐娘》进行了剖析。首先她用“儒者定义生活”、“儒教反思家国”、“儒学诠释哲学”三组概念对侯孝贤的电影进行了定义,她认为侯孝贤的电影总体上是对一种“无家无国”的人与文化的表现,影片中聂隐娘的下山意味着“无根之人”的“寻根”之旅;然后,她用儒家思想中的“情、孝、忠、义”对影片中主要人物进行了文化分析。紧接着,她又分别列举了时下最热门的一些对该片的评论,发现叫好与不叫好的两极分化严重,最后,她呼吁社会和学界要建立起客观的评价标准,而要建立起这种标准,就必须形成理论、创作、评论这三者之间的互相影响、联系的关系。

二、克制与唯美——侯孝贤的作者风格

李雨谏他从专业和学术的角度对侯孝贤电影中的风格进行了分析。它首先介绍了当下国内对于侯孝贤电影研究的几个新方向:一、李迅在《形式和意义:重新认识侯孝贤》中提到的“对立色光和大反差布光”,二、裴亚莉在《艺术抒情本体的电影化显现》中关于“侯孝贤电影抒情本体的认知和研究”,三、陈旭光在《长镜头的“似”与“非”》中针对贾樟柯与侯孝贤的对比研究提出的对于“侯孝贤电影画面构成的美感问题”;接着他分别列举了风格的几种角色:揭示主题意义、表现性风格、修饰性风格。他认为侯孝贤的电影主要呈现出一种修饰性的唯美风格,并用小津安二郎的电影风格与侯孝贤进行对比分析,他认为小津安二郎在电影中多采用低机位拍摄,这样可以增加画面的透视感与层次感,而小津安二郎的电影影响着侯孝贤作者风格的形成。然后,他通过分析一些具体的构图、镜头语言、灯光来说明侯孝贤电影中的克制与唯美,他指出在叙事上,情感克制的观影系统区别于欲望,侯孝贤通过减少镜头运动、拉长镜头时间,来达到降低叙事节奏的目的。回到影片《聂隐娘》,他认为聂隐娘恰恰把侯孝贤心中的唯美给无限放大了,他认为侯孝贤找到了能够准确表达他内心唯美这样的一种题材或者是这种类型,克制是回收,而唯美是释放。

三、《聂隐娘》的拉片式分析。

周圣崴从导演专业的角度出发对《聂隐娘》全片进行了一次带有理论与学术深度的拉片式讲解。首先,他提出了很多观众反映看不懂《聂隐娘》有两大原因:一、该片讲述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但是却用了很复杂的叙事;二、该片在叙事过程当中大量采用省略,来达到一种在形式与风格上的极致效果。这造成了片中人物登场没有任何的铺垫,所以造成了观众看不懂、看不下去的现象。然而,他对影片的故事结构进行了剖析,他认为影片叙事主要由两条线构成:一、聂隐娘“道士下山”,重新体验人伦之情;二、主母与主公之间的权力阴谋。接着,他阐释到导演有意营造了两个空间,一个是山上的“非现实”空间,一个是山下的世俗空间。他认为一切都是导演精心设计好的,而且只有像侯孝贤这种电影大师才能完成。

结合三位主讲人的报告,在场的嘉宾、老师、同学进行了回应。

艺术学院教授顾春芳老师针对《聂隐娘》向在场的嘉宾们提出一系列问题。侯孝贤的电影西方人真的看得懂吗?中国又有多少人能真的看明白?那些影评机构的评分是如何打出来的?又比如侯孝贤的根本性诉求是什么?《聂隐娘》究竟是不是武侠电影?她高度赞扬了李雨谏的发言,认为李雨谏提出的问题是很有时下意义的,那就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电影理论?她说我们应该将《聂隐娘》放在中国电影理论体系中来评判。

艺术学院博士后拓璐则从编剧的角度对《聂隐娘》进行了分析,她认为聂隐娘的故事选择得并不好。首先,她分别列举了国内一些其它的有关刺客文化的类型,比如张艺谋的《英雄》、周晓文的《秦颂》以及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他指出这几部影片在改编自故事原型的过程中都比较有创新,能适应时代症候,能吸引观众。随后她阐述了《唐传奇》中的聂隐娘原型是很精彩很有故事的,但是在新武侠或者一个新的文化背景下导演侯孝贤并没有提供一个新的刺客文化,并没有开拓出新的让人想象刺客的空间。

陈均副教授对三位发言者的精彩论述表示了赞扬,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个很重要很值得在场全体人员反思的问题,那就是大部分时间里我们可能还是在侯孝贤的世界里谈论侯孝贤,而没有跳出侯孝贤从别的角度来观照他与他的作品。

硕士研究生马故渊则认为导演侯孝贤对于日常生活的细节所做的表现太过,针对此问题她向第三位发言者周圣崴提出了两个观点,第一个是《聂隐娘》段落感不明显,第二个是形式感过于明显。周圣崴则回应她认为好的电影不一定要段落感非常明显,而是它的形式风格与它要表达的内容是否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宋法刚副教授则将《英雄》、《道士下山》与《聂隐娘》进行平行的对比分析,他提出《英雄》和《聂隐娘》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被刺”对象的不同,一个是刺杀中央集权的领袖人物,一个是刺杀一名官员,它们所表达的东西是相反的。接着,他对《道士下山》中的“道士下山”与《聂隐娘》中的“道姑下山”进行了宗教、文化学上的比较,他认为“道士下山”最终是完成名利,并且它还有个特殊的地方是最后是佛家文化拯救道家和儒家的价值取向;但是《聂隐娘》中的“道姑下山”则是通过孝忠的回归,是一种还俗,它其实是儒家的价值取向。

陈旭光教授进行了总结。他认为《聂隐娘》表达的刺客不刺、无客可刺既是历史的也是有时代隐喻性的,这是武侠文化或刺客文化的一个进步,但同时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象征着侠义之气、一诺千金那样的侠士之风在逐渐削弱。同时也可能折射了侯孝贤导演自己的一种当下的困惑、迷茫和“二难”心态。他指出对电影内部进行分析的同时,还可以把视角放在更高的层面上对《聂隐娘》进行全面的分析,而不是做导演侯孝贤“意图”的论证者和揣摩者。批评可以比批评对象更高。他认为《聂隐娘》涉及到一个非常重大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问题,也就是传统文化、传统美学精神如何在今天通过影像的方式进行传承与转化的问题;同时,他也指出传统的现代转换应该不仅仅止于侯氏风格,还有如王家卫式的传统的动态影像的转化,李安式的传统的中国式意境的转化,都各具特色。

(李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