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5日)
王一川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在欢迎各位新同学进入北大艺术学院的时候,我想谈一点想法:也许你不费吹灰之力或者只用了点绵薄之力就考进北大了,也许你为此已用尽了自己的“洪荒之力”,但无论如何,你现在已经是北大艺术人了。要想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北大艺术人,光凭这些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养成和付出新的“力”。
不过,首先需要知道的是,什么样的人才配称作北大艺术人?对此,我最近有一点个人心得,愿同各位交流和分享。我以为,北大艺术人应当既是北大的,具有北大各专业毕业生的共性;同时又是艺术学的,能体现北大艺术学专业在全校中的个性。这样,根据蔡元培开创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精神,善于探索和包容新思想,应当是北大人的鲜明共性之一;同时,按照从朱光潜的“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主张及宗白华的“中国艺术心灵”论到叶朗先生的“美在意象”论,北大艺术人的独特个性突出地表现在,坚持对蕴含“思想”的“审美意象”的追求;不过我还要再加上一点:北大毕业生还应当有一个重要素养,这就是敢于引领人类的未来。这样,我的意见是,北大艺术人应当是那种在人类未来意象中生成新思想的人,也就是拥有意象、未来和思想三要素。北大艺术人,不是像哲学人(家)、社会学人(家)和经济学人(家)等那样去直接创造和表述新思想,而是要通过所创造或鉴赏的艺术品中的人类未来意象去蕴含新思想(指向未来的审美意象往往能蕴藉着诸多不确定而又令人兴味无穷的新思想)。真正的北大艺术人,应当是通过人类未来意象而发现新思想的人。假如这个理解有一定道理,那么,为了做这样的北大艺术人,咱们需要付出一些“力”,也就是养成相应的个体素养或能力。
第一,探究力。这是艺术学人所具有的基于怀疑与信念素养而探索未知与新知世界的能力,这包括艺术创作、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管理等方面。北大艺术人向来以勇于探究、敢为天下先著称于世。各位在中学时代,对一个艺术问题可能常常需要背诵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以便携带它成功跨越高考独木桥,此时难免是信念压倒怀疑,怀疑被抑制;而到大学本科阶段,则可能会惊异地发现,一个问题却可能同时并存或先后产生多种不同的答案,你的怀疑心会不可遏止地高涨,促使你去探索那新的信念;到研究生阶段,则既可能在探索中获取信念,也可能在历经一番痛苦追踪后却没能找到任何合适的答案,而这种没有答案的状况本身也可能就是一种答案或信念。在北大,你们的类似这种怀疑与信念的循环可能会经历很多次,会发现这恰恰正是艺术学人才所必需的状态或素养。哲学家皮尔士说过:“怀疑是一种不安宁的和不满足的状态。我们力求使自己摆脱这种状态而进入信念的状态。而信念是一种安宁和满足的状态。”同时,“怀疑是促使人们为进入信念状态而进行拼搏(struggle),我们把这种拼搏称为探究(inquiry)。”(《信念的确定》)可见,光有怀疑或光有信念都是不完善的,只有怀疑与信念之间的良性循环,才可能产生出真正的探究力。这启示我们,正是在北大,各位需要刻苦磨砺自己的艺术探究力,即基于怀疑基础上的面向信念的探索行动,敢于向前人或他人的观点提出质疑或挑战,直到形成新的艺术信念。
第二,回忆力。回忆力不是指背功或机械记忆能力,而是指个人的返身唤醒过去集体记忆、民族记忆、历史记忆、文化记忆或传统记忆的素养。五四时代的北大艺术人的确曾率先激烈地反传统,但实际上他们一方面主要是在反僵化的正统,而另一方面也在卫传统,即维护和重建传统中的优质元素,使其在现代中国获得创造性转化。今天倡导回忆力,正是要在当代条件下传承我们本民族的优秀的古典型文化传统、现代型文化传统以及北大传统本身。如果说,鲁迅、陈独秀、胡适等是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开拓者,那么,率先引进西方写实型油画艺术的徐悲鸿还通过“奔马”等作品,以泼墨、线描及写意手段活画出骏马的神气,既伸张了现代中国精神,又再现了水墨艺术的表现力;刘天华则敢于把过去的“下里巴人”乐器二胡指认为“国乐”,提升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现代地位及其与西方音乐对话的能力。今天,当我们面临全球各国多元文化艺术的激烈竞争时,唤醒有关古典先贤及北大先辈的艺术记忆、文化记忆或传统记忆就更有必要了,可以令我们增长立足现实和走向未来的巨大勇气和智慧。
第三,体验力。体验,意味着以身体之、以心验之,是一种直面现在而洞悉其真相的能力。这要求北大艺术人始终立足于现在、把握现在、关注当下,真切地感知人生的现在维度的风云变幻。由于人生的过去与未来维度需通过对现在的体验而获取意义,因而对现在的把握往往可以影响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想象。哲学家冯友兰在烽火连天、颠沛流离的抗战岁月中,敢于潜心探究现代新儒家思想,写出著名的“贞元六书”,即《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和《新知言》。他取“贞下起元”之意,是要强调抗战这场民族危机其实也正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关键时刻”。他携带自己对这个“关键时刻”的卓越体验,展开了中国现代思想体系的原创性努力,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树立起一座令人仰止的丰碑。朱光潜的《谈美》和《文艺心理学》、宗白华有关“艺术意境”的探索,都与他们对这个“关键时刻”的体验紧密相连。
第四,想象力。如果说,探究力要求我们通过怀疑与信念的循环而培育学术素养;回忆力让我们的学术素养与先辈的路线环环相扣;体验力使我们总是具备直面现实的洞察力和生存的勇气;那么,想象力则规定了我们的探究力、回忆力和体验力的驰骋方向和目标——即终究是为中国和世界的美好未来而幻想。想象力,就是要我们暂时跨越现实的局限而跃升到理想的高空,通过对未来或未知世界的直觉、联想及幻想等,发现和创造足以引领人类未来的崭新意象。这种崭新的未来意象一旦点燃,人类的现实生活和对过去生活的记忆都将被照亮,被引入澄明地带。一位刚毕业的院友在本科时创作的获奖微电影《巴别塔》,片长只有4分多种,却能凭借丰富而卓越的想象力、全人类视野及新奇的创意,对古老的巴别塔神话做了独出心裁的全新诠释。它生动地警示我们,全人类创造的任何一种现代文明都可能蕴藏着自身的反面,从而必须对哪怕是自己的创造物也保持高度警觉和自省。这样的想象力的艺术结晶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北大艺术人应当有这样的一贯气质:敢于和善于想象中国和世界的未来意象。
第五,行动力。中国人历来讲“知行合一”。上面说的探究力、回忆力、体验力和想象力等“知”的素养,终究要落实为“行”的力即行动力,也就是将“知”与“行”统一、让理想意象付诸行动或实践的素养或能力。这是个人的在现实中躬身耕耘、埋头实干的能力。北大艺术人中不乏领军人才、具备领袖气质或才干的卓越人才,更出敢于改天换地的政治家,但要真正成为他们,首先需要专心积累、扎实修炼、在冷寂中坚持、甚至在苦难中逆境生存。要想顶天立地或改天换地,必先脚踏实地、勤学苦钻。鲁迅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鲁迅在发表被称为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的《狂人日记》之前,把多年时光用在苦读、抄碑帖等看似不起眼的积累功夫上,之后才可能一鸣惊人、名满天下。“中国的脊梁”可以有多种,但无论哪一种都会最终落脚在行动上。各位可能已经从咱们院受学校委托创作的微电影《星空日记》里看到,北大人的高远的理想主义精神传统终究是要体现为主人公何晓东的那种实实在在的行动的。
上面只是简要列举了成为北大艺术人的几种而非全部素养,而且它们之间常常是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难以分离。仅就这些素养来看,探究力是北大艺术人的学者底色,回忆力、体验力和想象力分别指向北大艺术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个时间维度的素养,行动力则是上述四种力的合乎逻辑的结果。其实,做任何一名成熟的学人或艺术学人,都需要刻苦养成这几种力,只是我个人感觉,对北大艺术人来说,这种自觉性程度应当更高、其效果应当更加显著而已。
在各位开始北大新生活的时候,我愿衷心地希望并且祝福你们,在快乐的学习中理解和涵养自己作为北大艺术人的新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