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艺术与观念”第五届三校博士生论坛

时间:2023-12-03 阅读次数:

2023年12月10日,由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发起,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南京大学艺术学院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联合(轮流)举办的三校艺术学博士论坛,将如约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主办。现正式面向三校在读博士研究生征稿。本届艺术学博士论坛议题为:“艺术与观念:观念史、观念艺术与新观念”。


艺术与观念:

观念史、观念艺术与新观念


艺术常常系连着历史、社会、物质、观念。其中,“观念”是一个多义性的概念。一方面它指代再现性艺术中的被再现物,一种内在特质,另一方面,观念艺术作为一种近半世纪以来兴起的艺术流派,被艺术家视为艺术的本质。观念艺术家将观念作为艺术作品本身,认为艺术品的呈现形式只为表达观念服务。在理论语境中,观念与经验同时作为认识世界的两条路径,而观念路径的一个分支就是对视觉图像的想象。

因此,观念被艺术理论家用以阐释与图像的关系,而图像与观念间的共生关系在近几世纪的艺术理论中经历了从接受到怀疑的过程。康德认为艺术作品通过美来表达理性观念,关注艺术的可见性特质,而当代法国哲学家乔治·迪迪-于贝尔曼则认为图像包含着可见、可读、不可见等多种层面,对通过视觉背后的观念为终极目标的理路提出质疑,发展出对潘诺夫斯基“观念-图像学”的反抗。置身于当下,观念的议题再度成为艺术与现实社会境况的桥梁与中介。




持人

李道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致  辞

陈岸瑛(清华大学艺术史论系主任)

周计武(南京大学艺术理论与创意系主任)



9:00 上午场

主持人:

李道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评议人:

陈岸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唐宏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地点: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215会议室


单元一:观念艺术


9:00

“书写而非描写”:汉娜·达波文观念艺术创作的“个人化”策略

作者:窦宇鹏(北京大学)

摘  要:德国女艺术家汉娜·达波文的观念创作游弋于观念艺术通行的定义与分类框架之外。对手工书写的坚持造成了她的艺术所以“另类”的原因,也将对观念艺术的一般性理解从强调思想绝对第一性的头脑游戏扩展至对体力、情感因素的关注。达波文的创作强调“书写而非描写”,她在本质上是“中性”的时间(历史)书写方式的基础上,从数字计算、文本转录再到文本并置与图像、物品的引入,逐渐发展出由“隐性”至“显性”的个人化艺术策略。同时,她的创作历程也反映出对作为观念艺术生成语境的信息时代之下的劳动和创作形态变迁问题的反思意识之深入。

关键词:汉娜·达波文;观念艺术;个人化


9:20

AI生成式绘画之反思:去物质、观念与“艺术家终结论”

作者:王子畅(北京大学)

摘要:以Midjourney和DALL·E 2等为代表的AI生成绘画工具,进一步推进了艺术创作的去物质化,文本-图像的生成模型(generative model)给予了人工智能在创作中极大的主导权。去物质化往往伴随着艺术品中观念的极盛。探寻现当代视觉艺术领域的历史,一种“去物质化”(dematerialization)的趋势早已产生。以观念艺术为代表,这种去物质化体现为艺术品中观念的作用超过了物质本身,艺术家作为思想者的角色空前地高于制造者的角色。并且,观念艺术的去物质化也在语言与视觉之间架起桥梁。而这些讨论对于当下AI生成绘画的反思与批判也并未过时。本文通过对AI生成绘画去物质化倾向和运作逻辑的探讨,探究观念在生成绘画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探寻人类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的位置与未来。

关键词:AI生成式绘画;去物质化;观念;艺术家终结论;生成模型


9:40

迎向物体消失的年代——观念艺术去物质化对艺术本体论的挑战

作者:李鹿鸣(南京大学)

摘  要:去物质化是观念艺术的主要特征,使其成为可能的前提是假设物体与艺术有确定关系。物体假设有广狭之分,狭义认为只有单一艺术的物体才是物体,广义认为多重艺术的序列、结构也是物体。去物质化可分为还原路径和扩展路径。还原路径参照狭义假设,将作品还原为观念。扩展路径参照广义假设,靠模糊作品与观者的界面实现去物质化。去物质化对艺术本体论的挑战在于拓展艺术存在的可能性,物体的功能不是必须由其发挥。物体消失后,文献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发挥物体的承载、指称功能,记录某一时刻的物体,让观者借助文献想象性地体验、认知作品。因此我们要立足作品具体情况,围绕物体、文献和作品的三元关系来把握艺术本体。


10:00

虚构的身体——“艺术媒介”的观念困境及其视觉机制批判

作者:武超(南京大学)

摘  要:“艺术媒介”观念凭借其在“艺术”与“媒介”概念间的跨度,形成了一个无所不包却富于歧义的观念集合。不同于传播学的“媒介”,“艺术媒介”暗含视觉主体的观看意味。在视觉艺术的审视经验中,主体对于在“视觉光锥”中敞现出外观特征的“象”进行了充分的拟物运作——而这种“拟物”就是“艺术媒介”观念迎合的关切核心。“拟物”的需求创造了以视-触觉感受为基础,强制一切艺术表象和事件实体化、“艺术品化”的观念模型:一个具备“身体”的幻视对象。“艺术媒介”引导下的艺术史书写隐含着对于视觉的进一步推崇(实际是对于具有实体的外观想象的推崇),它是视觉与触觉对艺术观念的感官统治。

关键词:艺术媒介;艺术物;艺术本体;视觉性批判



单元二:个人、身体与个性化创作


10:20

作为观念的“新女性”(Neue Frau)何以为新?以洛特拉瑟斯坦的女性画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葛戈(北京大学)

摘  要:洛特·拉瑟施泰因(Lotte Laserstein)于1898年出生于德意志帝国的普鲁士荷兰,从小接受洗礼,在一个被同化的德裔犹太人家庭中长大。她对女性的描绘探索了与新客观主义(Neue Sachlichkeit)相对应的“新女性”(Neue Frau)形象。作为魏玛视觉文化中的重要主题,新女性所表现出的是德国社会应对社会关系不断变动的那种暗含恐惧的希望,以及对“女性过剩”(Frauenüberschuss)的焦虑。作为观念的“新女性”形象建构一方面折射出了对女性的态度与认识变迁,其对作为像主与模特的女性形象提出巨大的挑战,在颠覆传统的过程中输出观念;另一方面,作为女性职业艺术家代表的拉瑟斯坦致力于为艺术史书写中长期失语的女性艺术家发声。她以画作为武器,在遭受迫害的时代以及迷惘疏离的社会语境下,描画着超越时代的女性形象,并以作品和自身经历建构着作为观念的“新女性”。


10:40

个人和自然的共振——塞尚与圣维克多山

作者:孔祥劼(北京大学)

摘  要:圣维克多山是普罗旺斯历史身份的象征,具有地标作用与神圣意义。塞尚以圣维克多山为主题创作的绘画,体现了他对色彩、明暗、空间等画面元素的深入研究,不仅成为他个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启发了后世艺术家对圣维克多山这个主题的持续创作。少年塞尚试图通过冒险的征途,证明对圣维克多山的占有,但是塞尚在晚年将这种激烈的占有欲转化为生命情感的寄托,他不断靠近和感受这座山,获得了一种生命共振的和谐。塞尚把圣维克多山当成他的“应许之地”,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投入了全部的生命感受,在画面中塑造自然的节奏和感觉的秩序,也通过绘画这种媒介赋予了圣维克多山象征永恒自然的意义。

关键词:圣维克多山;塞尚;绘画主题;自然


11:00

一次以集体为对象的艺术史的书写实践——以阿尔珀斯的伦勃朗研究为例

作者:陈韵祺(南京大学)

摘  要:传统的伦勃朗研究通常将他看作一位伟大的画家。然而,阿尔珀斯的《伦勃朗的企业》在艺术生产机制的背景下,基于伦勃朗工作室的创作模式,阐释了作为画家、演员、导演和企业家的伦勃朗从事创作、体验、排演和售卖等不同工作,并兼谈了其中模特、学徒、顾客等被传统艺术史遗忘的角色。阿尔珀斯的伦勃朗研究是一次以集体为对象的艺术史的书写实践,挑战了传统以天才观为核心的艺术观和艺术史观。在她看来,虽然艺术作品是集体生产的结果,但每个生产环节的主导者依然是伦勃朗。他从天才的画家成为天才的各生产环节从业者。这也是阿尔珀斯反思传统时的不足之处。


11:20

学术评议




13:30 下午场

主持人:李道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评议人:

李道新

周计武(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地点: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215会议室


单元三:戏曲与当代艺术发展


13:30

共和国文艺新秩序的构建与“新戏曲”舞美制度的建立

作者:王淼(南京大学)

摘  要:戏曲现代舞台美术制度的建立是戏改重要内容之一,它与导演制的建立、编剧职业化、戏曲音乐职业化等标志着当代戏曲分工协作机制的正式确立。文化部戏改局1951年4月26日召开的“中国戏曲舞台装置座谈会”,讨论了不同题材类型新戏曲使用舞美的必要性、舞美写实/写意的风格与戏曲表演的适应关系、新布景如何做到“通用性”、剧作家创作剧本要统筹考虑舞美等问题,但由于参会者对传统戏曲舞台美术理解不深、西方戏剧舞美知识储备不够,会议召集者试图以政治话语掩盖艺术分歧,导致诸多问题并未达成一致,但不可否认舞美自此成为新戏曲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有效推动了戏曲现代化的进程和步伐,形塑了现代戏曲的表现形式和审美趋向。

关键词:戏改;舞美制度;反思;艺术规范;审美规训


13:50

东北魅影:中国东北当代艺术家作品“拼贴”图式探究

作者:邓颖秋(南京大学)

摘  要:在中国东北当代艺术家群体的作品图像中,存在看似偶然而共通的“拼贴”和“挪用”图式,本文通过分析其作品图像中的三层重影即现代主义“拼贴”传统、十余位东北当代艺术家作品的拼贴美学、艺术家群体互动,以探究“拼贴”和“挪用”图式在东北当代艺术作品中的深层内涵。东北“拼贴”图式反映出当地独特的自然气候、社会文化,以及后工业时代“废墟审美”及景观堆积、话语弥散。作为“感知共同体”的东北艺术家群体既分离又同构,各自作品呈现出异质和同质的交叠,在地缘身份表现出联系、离散、流动和边界间隔上的“歧感”。本研究为艺术共同体及作品图式提供参考,从中见微知著,以剖析中国当代艺术的美学新范式以及文化特性。


14:10

“Remake”: 20世纪90年代墨西哥当代艺术的表达策略

作者:王瀚生、曹筱若(清华大学)

摘  要:“Remake”可以译为“翻拍”或“翻唱”,通常用于电影和音乐领域,指重新拍摄或演唱一部经典作品,并在此过程中引入新的技术和资源。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些墨西哥艺术家将“remake”这个概念引入视觉艺术领域,对当时西方主流艺术中的典范作品进行“再制作”。其具有争议的创作手法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并对后来的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全球化,艺术商业化的时代背景下,“remake”体现了艺术家对新墨西哥主义(neo-Mexicanism)迎合市场的反思以及对艺术评价体系的叛逆。本文研究20世纪90年代墨西哥艺术家的“再制作”现象,通过分析代表作品和展览,探讨这种现象在墨西哥当代艺术发展中的地位与意义,并由此揭示当代艺术创作中有关“原创性”,以及中心-边缘,国际-本土的语境问题。



单元四:中国古代的艺术

14:30

“天人合一”观念在中国建筑艺术中的发展历程研究

作者:张羽清,居阅时(南京大学)

摘  要:建筑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远古时期至近代时期中国建筑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天人合一”观念始终贯穿其主线,由人本能实践驱动、以构建天上神灵世界为方法、到建筑中的天人感应系统为支撑,最终反映到建筑的尺寸、颜色、布局和体量等具象表现,反映了人类对天、地、人的关系经历了系列复杂的思考与探索过程。本文对古天文学、原始宗教、巫术以及产生建筑文化源头因素作纵向研究,揭示建筑象征义,寻求建筑本源的意义,还原建筑本来面目,探索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14:50

《吕氏春秋》“黄帝立四面”说再研究:“方”字歧解与相关的艺术图像问题

作者:王晨 陈亚琦(清华大学)

摘  要:《吕氏春秋》“黄帝立四面”说有传世、出土文献的印证,更与出土雕塑、器物、图形存在一定的联系。以与“黄帝立四面”可以对读的“黄帝方四面”之“方”字歧义歧解为线索,认识到“黄帝四面”说所涉复杂异文类型与诠释面向。《十六经·立命》记载具有特殊性,“黄宗”的三种解释可以与出土器物对读。三星堆神坛“天界”神像雕塑对“立(莅)四面”的破读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大禾人面方鼎四面的面纹装饰意涵与铭文“大禾”的关系密切,当是为祭祀重农之黄帝以祈求丰收的实用目的而制作,融合“黄帝四面”意涵装饰方鼎并命以“大禾”尊尚之。“黄宗”可能是黄帝的异称,但《立命》篇“作自为象”应与子弹库楚帛书式图图像信息无关,“象”当如字读而训为“法”。“黄帝四面”概念可以应用于相关雕塑、器物的图像分析,但应该注意到二者间并非存在直接的联系。

关键词:《吕氏春秋》;“黄帝立四面”;“方”;艺术图像;装饰


15:10

李斛“夜景山水”论略

作者:赵鹏(清华大学)

摘  要:李斛与蒋兆和、宗其香、李可染一起并称为新中国美术改革派四大家。他们的绘画技法在沟通中西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其绘画实践及美术教育活动促进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新生,增强了中国画的表现力。相较于蒋兆和与李可染,李斛与宗其香二人在学界所受到的关注较少。李斛虽然以其人物画出名,但其建国后所绘制的一系列“夜景山水”同样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本文正意图关注其“夜景山水”,并将其放置在古今中西的对照视野之中进行分析,即将其与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夜景、西方风景画中的夜景画,以及与同时代的宗其香所创作的“夜景山水”相比较。同时,将其与“十七年”时期的“山水”观相联系。在这种比较视野中,李斛作品的特殊性得以彰显出来。


15:30

“善事”与“利器”——以颜料探讨中国美术现代性问题的可能

作者:陆飞(清华大学)

摘  要:本文从现代性语境中媒介的视角出发,以颜料为例,重新审视物质、材料、技术等因素在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中被遮蔽的作用和影响:包括材料生产者和艺术家的互动关系,艺术实践与工业化、标准化的产业变革的互动关系,“冲击——回应”下的艺术思潮和实业救国的关系等。在这些关系的阐释和梳理中,试图提示、发现一个与工业化、都市化和大众文化等现代性议题,更为相关的中国美术改革、演进的叙事框架。这种可能性来自现代性问题自身维度的广阔性,也来自未缺位的诸多史实,但近现代美术知识、理论体系所建构的思维模式之下,又时常遮蔽对两者的关系的真正理解,需要进一步厘清和揭示。


15:50

学术评议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协办单位:南京大学艺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

学术委员会:

周宪,何成洲,彭锋,张敢,赵奎英,陈岸瑛,李洋,周计武,唐宏峰

会务组委会:

彭锋、李洋、王欣萌、沈钰扉、郑博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