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毕明辉副教授应邀赴英参加音乐交叉学科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做主旨发言

时间:2014-09-15 阅读次数:

3月21日,北大艺术学院青年教师毕明辉副教授应英国泰普斯瑞教育文化促进基金会,爱丁堡大学,格拉斯哥大学联合之邀,出席于格拉斯哥举行的全英音乐教师大师班暨音乐交叉学科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做主旨发言。


作为英国最大的教育文化促进基金会之一,泰普斯瑞长期致力于英国与全球各国教育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众多来自英国及全球各大名校的学者专家,都对该基金会所举行的各类活动予以多方支持。本次活动盛况一如既往,全英各地大中小学校的音乐教师和多国学者济济一堂。


本年度活动主题围绕音乐教育中的文化理解与音乐交叉学科展开。泰普斯瑞执行主席米莉女士和爱丁堡大学奈吉尔教授联合主持活动全程,在隆重介绍后,毕明辉老师作为此次活动两位受邀主旨发言人之一,登台分享《交叉学科在北京大学音乐教育中的体现》。与来自哈佛大学教育学全球权威玛莎·斯通教授关于教育中文化理解问题的切入角度不同,毕明辉老师的报告立足于一个中国音乐教师眼中的学科交叉,结合亲身教学实践,富于针对性地剖析了关于学科交叉的概念、学科交叉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回顾个人思考全程的基础上,介绍了音乐交叉学科在北京大学音乐教学中的体现。作为北大第一课堂一线教师和第二课堂学生社团指导教师,在介绍关于《20世纪西方音乐》、《大师电影创作中的音乐研究》、《中国音乐理论与实践》等课程及毕明辉老师所指导的北大中乐学社学术部多项音乐交叉学科成果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毕明辉老师在发言中说:“我常想,学科交叉究竟是为了什么?我觉得,让我们的学生成为灵感发动机,一定是不错的目标。创造力来自灵感,而我们的教育如果不能贡献灵感,则一定是非常失败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有句在中国很常被引用的话: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我从小就知道这句话,却始终不知道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如何向自己的学生更好地诠释这位科学家的意思。而就目前我个人的理解,所谓百分之一的灵感,应该就是学科交叉的另一种表达。我很想学生们知道,灵感并非密不可宣甚至不可为人所知的神秘力量。”“学科交叉是我们时代在未来一切主题中最醒目的主题。作为一种理念,它的意义不容否定。作为一种行动,它一定要从我们教师自身做起,不容回避。尽管作为一种事业,它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却是全球教育潮流的大势所趋,不容抗拒。”在全场长时间掌声中,毕明辉老师结束45分钟的英文主旨发言。

 

 

合影留念(右三为艺术学院毕明辉副教授)

 

2012年9月初,北京大学中乐学社应泰普斯瑞之邀,参与著名的“丝绸之路到苏格兰”音乐教育计划,短短时间内,全团学生70余众分组深入苏格兰当地多所中小学校,展开中国音乐与中国文化的普及与推广,以青年学子的行动,以公益服务的热诚,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使者。其文化行为背后,无疑也是北京大学音乐交叉学科教育思维的体现。目前,英国泰普斯瑞教育文化促进基金会已再度启动新一轮“丝绸之路到苏格兰”计划,正式邀请北京大学中乐学社年青学子再度加盟。此外,在哈佛大学玛莎·斯通教授的建议下,北大中乐学社学术部将在今年6月商讨参与由其主持的大型跨国教育政策问题研究课题等事宜。

 

 

 

延伸阅读1:


2012年9月,北大中乐学社参与“丝绸之路到苏格兰”音乐教育计划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UwMTIxNjIw.html?f=5306560&o=0

 


延伸阅读2:


北大中乐学社,全称为北京大学中国音乐学社(Peking University Chinese Music Institute),是北京大学丰富多彩学生社团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员。秉承“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北大校训、“爱校、弘乐、感恩、合作、正己、育人”的中乐社训,凡爱乐者皆可入,凡爱乐者皆为友,以义工方式,以学生身份,致力于中国音乐与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续接1916年中国最早的学生音乐社团“北京大学音乐团”传统,2005年复创立社至今,在北京大学尚无音乐专业设置的情况下,团结来自北京大学各大院系、不同专业、平均年龄不足20岁的非特长生爱乐学子,先后建立涵盖吹管、拉弦、弹拨、打击等完整乐种、逾90人之众的中国音乐团,面向北京大学内外开放、人数众多的中国音乐传习团,以及遵循音乐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理念的中国音乐学术团。回应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之梦的使命感,全体社员身体力行校训与社训,先后于北京音乐厅、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音乐厅、爱丁堡大学音乐厅、爱丁堡皇家女王教堂音乐厅、爱丁堡国际音乐节等知名音乐场馆、音乐活动中举办的系列音乐会,均体现了北大学子立足中国、面向世界、背靠传统、迎接未来的时代新风。


中乐学社曾获得北京大学“最具创意社团活动”、“优秀社团”、“十佳社团”、“品牌社团”、北京大学学生最高荣誉“创新奖”等佳绩,作为目前中国音乐乃至中国文化弘扬的最大学生群体,日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怀。因其自发性、民间性、纯粹性、跨界性等特点,作为中国唯一拥有资深中外音乐名家组成的顾问团和专业驻团作曲家的非艺术特长生学生音乐社团,愈加凸显其音乐型、传播型、学术型、创新型、引领型、国际型、公益型之社团内质。作为北京大学一贯倡导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交叉互补办学思路的成果,中乐学社音乐排练等相关音乐文化活动,于2012年被正式立为全校公共选修课《中国音乐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