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交叉学科视域中的中国设计史研究——“三大体系”建设与《中国设计通史》写作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时间:2024-10-29 阅读次数:

交叉学科视域中的中国设计史研究

——“三大体系”建设与《中国设计通史》写作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2024年10月26日,北京大学人文论坛“交叉学科视域中的中国设计史研究——‘三大体系’建设与《中国设计通史》写作学术论坛”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人文学部主办,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北京大学造型艺术协会协办,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设计艺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现状评估及评价标准研究”(23ZD14)课题组承办。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刘晨出席会议,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杭间,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讲席教授徐苏斌,深圳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服装设计艺委会名誉主任吴洪,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吕杰锋,南京艺术学院教授、《美术与设计》常务副主编熊嫕,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周博,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学院教授何振纪,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陶海鹰等进行论坛主旨发言。出席论坛的嘉宾还有北京服装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贾煜洲、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讲师侯若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访问学者程亚鹏、王铁刚、米华、徐舒桐、魏惠兰、柳悦霄、郑春晖,中国美术馆—北京大学联合博士后张樵鹤,以及人民美术出版社期刊采编中心主任薛倩琳、《中国艺术》编辑王蕊和《中国设计通史》写作团队全体成员。论坛开幕式和主旨发言环节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创意设计与艺术管理系主任、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设计通史》主编祝帅主持。



刘晨代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对到场嘉宾表示欢迎。她指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近年来大力支持设计学科发展,创办了创意设计与艺术管理系,并开设了“计算艺术与设计”本科专业方向。希望通过这次论坛进一步凝聚共识,推动设计艺术学科高质量发展,为中国设计学学科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她表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会对此次《中国设计通史》的写作持续地给予最大的支持,并对学界同仁对于北京大学设计学科发展的关注表达谢意。薛倩琳代读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主持社务工作)高世屹的书面致辞。高世屹指出,中国设计拥有悠久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深刻隽永的文化内涵,是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集中体现。他代表人民美术出版社向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最热烈的祝贺,也对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作者们表达敬意。薛倩琳也表示,今天为中国设计通史相聚在北大,希望这部著作能够填补中国设计史研究领域的空白,也预祝中国设计通史编写工作获得圆满成功。祝帅简要说明了《中国设计通史》写作的背景和缘起。他认为,《中国设计通史》写作与中国设计学“三大体系”建设密切相关,设计学学科、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对于一部系统、全面、可靠的《中国设计通史》的需求非常迫切。



随后,围绕会议主题,杭间、徐苏斌、吴洪、吕杰锋、熊嫕、周博、何振纪、陶海鹰八位专家进行了主旨发言。

杭间提出,通史之“通”应该既指规模之大,也包括内容的融会贯通。他认为,通史写作应该立足读者视角,尤其需要思考在设计史观发展到今天的阶段,应当有怎样的回应和突破。他希望写作团队能够建立一条连贯的、贯通的价值观的线索,对中国设计史进行整体的判断。



徐苏斌进行了题为《中西文化交叉路口的建筑学》的发言,她通过历史纵轴和中西交流横轴两个维度,通过细致剖析建筑学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的衍生和近代从日本等地的源流发展,对中国建筑学进行更为准确的定位和反思,也为今天中国设计史的研究提供借鉴。



吴洪基于对尤瓦尔·赫拉利著作的思考,认为其简史三部曲为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带来了革新,其平易近人的写作方式也使更多的人能够去接触历史。吴洪认为,设计学在当下的发展极其迅速,出现了大量的变化,参考尤瓦尔的史学观对于应对这些变化、立足读者视角将会有积极的启示。



吕杰锋分享了他运用“事理学”方法对古代设计案例进行分析的研究案例,他分别通过对比美索不达米亚和中华古代文明的文字和古代战车等设计内容,细致分析不同时代、地理和物质情境下,媒介、技术、工具、方法、需求等多方要素对设计造物的影响,清晰呈现了事理学理论对设计史研究的启发和裨益。



熊嫕首先总结了对中国设计史书写群体的总体认识,罗列了一系列较为突出、有特色和已经做出一定成果的设计史写作样例,并结合近来《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的投稿归纳了当前设计史研究和书写中存在的问题——或是大而无当,或是视角过于微观,缺少中层和中观的研究视野及方法。她希望能够通过中国设计通史的写作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进而孵化中国设计史研究的名家群体。



周博提出团队项目需要达成共识,形成共同的知识系统和整体性的理念,产出具有连贯性和统一性的作品。此外,他建议写作团队通过史料的筛选和组合、新史料的挖掘和彰显,来体现最核心、最重要的史学观念。



何振纪围绕“营造”这个概念,细致地分析了“营造学”的源流发展与历史情境。他提出在设计通史的写作中,可以通过思想的发展把设计现象串联在一起,构成设计史学史和观念史的基石。



陶海鹰从西方主体性的分析入手,剖析了中国主体性思想的哲学根由与特点,认为设计学主体性应当是中国设计通史写作的一个逻辑起点,彰显历史写作的当代价值。



下午的论坛上,《中国设计通史》写作团队成员: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设计通史》副主编蔡淑娟,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雅博士后曹芳芳,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教师何康,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雅博士后陈耕,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授徐志华,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教授陈剑,中国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震,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张萌秋,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石晨旭,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贡雨婕,山西大学哲学学院教师陈静仪等依次进行开题汇报。汇报环节分别由薛倩琳、程亚鹏、陶海鹰主持,杭间、吴洪、吕杰锋、何振纪、徐苏斌、周博进行专家点评。

蔡淑娟首先介绍了《先秦卷》的主要内容和写作计划,她通过翔实的案例和框架指出先秦设计具有对中国设计进行奠基的作用,并对丛书整体的写作构思进行了汇报。曹芳芳阐释了《秦汉卷》的写作思路,她计划从物质文化、制作工艺、器物制度、艺术风格、思想观念、社会文化等方面展开写作,并进行理论升华和总结。何康随后呈现了他关于《魏晋南北朝卷》的写作思路,他希望能够在这一段较为松散和碎片化的历史阶段中提炼出几条主线,来贯穿设计史写作的逻辑。陈耕分享了他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何莎共同撰写的《隋唐五代卷》的写作思路,他希望能够体现出这个时代的整体趋势和特色,把握这一时代设计艺术发展的总体特征,充分呈现其中容易被忽视的战乱和民生的部分,去考量日常设计中的文化形态。



徐志华阐述了《宋辽金元卷》的写作思路,他希望在设计通史的写作中体现出宋辽时期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艺术等领域的重要成就对设计的影响。陈剑表示,希望在《明代卷》结合生产技术、思想观念以及社会文化等角度,采取文献图像和实物结合的方法,阐释论证出明代设计造物的特点与特色。刘震接着讨论了《清代卷》写作中遇到的问题,他提出,清代与近现代的历史联系紧密,相对来说材料更加复杂和丰富,需要基于一定的史学逻辑框架来完成写作,以史论结合的方法来组织材料。

张萌秋和蔡淑娟共同汇报了《现代卷》总体的写作思路和分章内容,她们意图在写作中重新建立一种知识体系和语言表达体系,并重新审视现代设计在中国生根落地的发展脉络。石晨旭和贡雨婕则表示,《当代卷》部分在多番斟酌后,希望尝试采用专题的方式统摄中国当代设计史的阶段性和分门别类的设计造物活动,并将以“变”与“不变”的问题意识贯彻看似充满断裂和突变的中国当代设计现象。最后,陈静仪介绍了与祝帅合作撰写的全书首卷《思想理论卷》的写作思路,他们力图在思想和体例上做出中国设计通史写作的创新,从礼仪之物、实用之物和文人之物三重线索串联起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史,又以秩序、需求和性情统摄中国设计哲学,并最终思考与探讨人类如何与设计共同生存并创造生活家园,即物我关系的问题,从而以总体性的思想和线索为整部《中国设计通史》的写作建设框架、提纲挈领。



杭间指出,各位作者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考,角度各异,需要写作团队进行充分沟通并达成统一。他强调,设计史写作需要重视与工艺史和美术史的区别,以一个统一的标准来确定写作中关照的重点。同时,论文和史也是不一样的,不能钻进考古学式单件作品的研究中去,而需要通过述史来呈现一个群体通过技术和材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吴洪也针对四位作者的分享提出建议,他认为,有一种说法是文明的形成往往是借由大家共同相信的一个虚构的故事,希望《中国设计通史》的写作也能够尝试讲出这样一个“共同的故事”来说服读者。吕杰锋指出,撰写中国设计通史,需要以造物为主线,避免写成设计观念史或者思想史;同时,设计实际上是包含物在内的一个技术方案,需要注意结果之外设计作为一个活动的行为过程,重视设计背后存在的需求和约束,从而使得过去的人的经验、智慧和应对提供跨越时代的启发性。何振纪指出,不少章节在写作中都是分门类进行的,需要注意章节之间的关联性和整体性;此外,技术和城市设计也是设计史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应当予以重视。徐苏斌提醒大家重思“中国”这个概念在历史进程中不断扩大的过程,并考虑到“中国设计”概念中持续容纳和交融少数民族和外围文化成果,而逐渐冲淡秦汉时期纯粹汉民族文化的过程。周博提出兼顾统摄式、专题式写作的必要性,提醒写作团队筛选写作对象时要注意同时代整体性的设计活动,避免写成某一类设计的专史。



熊嫕为全天的论坛进行学术总结。她认为,对于当下饱受人工智能、艺科融合等话题冲击的设计学来说,进行这样的扎实的、基础的理论和历史的建设工作,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她说,《中国设计通史》写作需要在结构编排上回归本质,不做过度设计,要同时关注情境和语境对于设计体验的塑造,概念的辨析,整体和个体的辩证关系,以及文学和文风的审慎创新等问题。她建议每位作者进行一次完整的设计的体验,最好具有设计的经验,以更好地把握相关话语,兼具学术的敏感性和设计的敏感性。随后,薛倩琳和王蕊也从编辑角度补充了技术性的意见和建议。



论坛最后,祝帅表示,听完各位专家学者的意见,对这首部《中国设计通史》的写作非常有信心,各位专家的点评和意见都会成为写作组的工作方向和目标。针对这套书籍的目标读者问题,他提出“专著之下,教材之上”的定位,既不是纯学术理论的著作,面向更为广泛的读者和受众,同时又需要提出全局性的理论主线和主张,亮出鲜明的观点。最后,他再次感谢今天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莅临会议现场的各位嘉宾和会务组,希望写作团队能够在各位专家和编辑的指导和督促下定期沟通,逐步推进,争取早日向学术界奉献这部有挑战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