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为了扩大艺术学院本科生的招生质量和吸引优秀的全国中学生,艺术学院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本科生招生工作。
2016年7月4日下午1:00,在理科5号楼438,举行了欢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师生代表团参访活动暨本科招生宣传工作会。艺术学院副院长陈旭光、美术系系主任刘晨、艺术学院本硕博学生及上海交大附中师生共计60多人参加。会议由本科教学秘书胡玉敏主持。
首先,副院长陈旭光对上海交大附中的师生一行表示热烈的欢迎。他介绍了学院的历史发展和学科设置情况,从蔡元培校长提出“美育教育”到今天,北京大学的艺术教育已经走过整整100年,而今天学院在本科教育教学中,根据时代的发展,设立了艺术史论专业、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方向)、艺术史论(文化产业方向)的育人计划。一直以来,艺术学院重视“道”与“技”的教学理念,强调对学生培养深厚的人文内涵。在学校的本科教学改革中,学院一直重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强调人文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设置专业核心的人文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围绕同学们兴趣的自主选修课程,体现艺术学跨学科的综合素质教育。
其次,学院设置导师制,为同学们提供专业学业指导及人生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展开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互助和交流活动。在推进艺术学院16年本科教学改革中,积极拥护学校展开的学部制教学理念。学院领导和专家学者们共同为新的本科教学计划进行多次的不断修正、精益求精、严谨谨慎的专业教学精神,目的使未来我们培养的人才在专业学习和艺术探索中,学会思考人生的真谛和拓展生命的价值。
刘晨老师详细的介绍了艺术史论专业。通过美术的图像学为例,介绍美术史图像学的考证、分析和研究的观念。她以乾隆人物画为例,分析美术史在于发现和解释艺术图像的象征意义、进一步揭示图像包含时代文化价值的系列成因及所暗示的思想和审美观念。艺术史论的学科学习是建立在以视觉文化为背景的历史建构中,通过各个时期的历史图片,让我们发现整个人类历史的文化进程,通过不同朝代的风格和形式,帮助我们把历史的艺术碎片连接起来,形成对艺术作品的形式与风格进行有意义分析与建构。
之后,放映了博士生李雨谏导演的微电影《疼痛无声》,影片以描写一位男孩在父亲离世之后周围人的情感变化和他自身的成长,对于人来说,男孩的痛是表达不出来的,因为痛是无声的,他藏在人的内心,所有外在的形式,都无法展现他对逝去父亲的爱,这种痛是无声的,也是一种力量的象征,代表男孩的成长和自我觉醒,此部微电影在2016年法国戛纳电影节期间作为独立短片单元进行展映,获得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硕士生周圣崴导演的微电影《独生子》,剧中反映面临高考的学生,在父母的及同学的影响下自身得到成长的故事,剧中的主人公和在场的同学们经历相似,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和热烈的讨论。之后还分享了周圣崴三维动画短片的预告片《花木兰》。
电影播放之后,同学们积极踊跃的提问,导演李雨谏、周圣崴和大家进行了一个微电影的交流,他们从影视理论与专业技法为同学们分析了电影的编剧、场景设计、色彩设计、人物的服装设计等相关内容,他们精彩回答及对电影的追求,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对于影视的热情。
到场的艺术史论本科生倪范晶、文化产业方向的张樱子和刘家辰也和同学们分享了大学生活和专业学习的心得。
在活动最后,带领下大家参观北京大学校史馆,使同学们了解北大“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秀学术传统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精神。在参观的过程中上海交大附中的同学们被北大人的精神所鼓舞,励志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来到北大,向前辈们学习他们孜孜以求的学术精神。参观结束之后,上海交大附中的师生在理科5号楼举行了北大参访活动的研讨会,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之行,让他们打开一扇通往理想的艺术之门,认同艺术学院的教学培养理念,在北京大学感受到博雅的教育精神,对完善自身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在依依惜别中,本次上海交大附中的参访活动圆满地落下了帷幕,祝愿同学们努力学习,争取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
近几年,在学校招生办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党政领导和老师们积极投入本科招生中,学院展开本科招生宣传系列活动,举行开放日、走进中学校园,其中院长王一川、党委书记邹惠、副院长陈旭光、副院长唐金楠、丁宁、刘晨、贾妍等学院老师纷纷举行专业讲座和参与招生工作,有力的促进了社会对学院的了解和认同,吸引更多的热爱艺术学的高中生实现心中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