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艺术学院博雅艺术讲坛第二讲 中德学者激辩“艺术史终结”

时间:2014-09-15 阅读次数:

3月22日晚,艺术学院艺术季博雅艺术讲坛第二讲《艺术终结了吗——中德学者对话》在光华楼报告厅举行。本场讲座由艺术史学界权威,德国学者汉斯?贝尔廷以及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主讲,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叶朗、院长王一川以及来自德国的歌德学院前院长,“中国通”阿克曼,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明利、艺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唐金楠出席讲座。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系主任彭锋教授担任学术主持。艺术学院及其他院系师生近300人参加了讲座。


来自德国卡尔斯鲁艺术与设计学院的贝尔廷从他的著作——《图像人类学》入手,向在场听众解释了他所主要研究的希腊语意义上的人类学,是对作为个体的人的研究。贝尔廷认为对于什么是图像的回答必须从人类学的角度来回答,图像人类学作为人类学的一个分支,涉及到三个主要研究对象,即图像本身,图像载体以及人类的身体和图像的关系。他运用法国哲学家维尔南的观点以墓葬为例进一步阐释图像、身体、媒体三者本质的关联,即墓葬相关形象上存在身体与媒体两种因素,死者身体的图像占据墓葬空间,图像需要一个媒体作为呈现,于是逝去的身体被置换成虚拟的身体,这也便是图像的永恒的根本的矛盾点,即不在场转换为符号的在场,从而使不可见变为可见。


接着,贝尔廷强调,图像的媒体特性来自人的身体,因而我们对图像的认识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挂在墙上的画或是电视影像。其中,他特别提到了头脑中的图像存在和实体的图像存在二者的关系,他指出图像不能孤立存在,实体图像和头脑中的图像互相依赖而存在,头脑图像在实体图像上留下痕迹,这就好比梦想对立于符号,而符号存在于梦想中。对此,他以反图像崇拜者的做法为例做出分析,即反图像崇拜者对于图像的销毁只是有限的成功,它们仅仅销毁了图像的媒体支持,却反而强化了无形图像本身的存在。最后,贝尔廷通过艺术家白南准不同版本的同主题作品总结了他的观点,在图像中的几个组成部分——实体的佛像,电视的图像,摄像机,实体的人的互相循环传播的过程中,“图像在哪里,图像在何方”的问题引人深思,而这个问题正是许多重要艺术理论的源泉。


随后,第二位主讲人潘公凯简要总结了贝尔廷对于图像、媒体、人体三者之间的联系的叙述。他指出,图像使不在场成为可见,也使得实际的存在成为不在场,由此可见,艺术作品是现实生活中的一种错构。有关“艺术终结了吗”这一问题是近年来世界主流美学界的尖锐话题之一,对此,潘公凯首先强调艺术作品作为一个存在物,是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存在物的,否则艺术作品与日常用品混为一体,界限便不复存在,而艺术终结论提出的前提是艺术作品与日常用品界限消失,从而不被鉴定出来,因而不能成为一个研究对象,于是艺术终结。针对这一问题,潘公凯与贝尔廷的观点接近,认为艺术没有终结,这恰巧与阿瑟丹托的观点不同。潘公凯认为,所有艺术作品,尤其是现当代西方艺术作品,与其他实用存在物之间是存在界限的,并指出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将推进当代美学向前进。


最后潘公凯向贝尔廷提出了一个问题,即鉴于头脑中的图像非常个体化以至于难以实证,那么头脑中的图像是如何以实证的方式在研究中得以呈现的。对此贝尔廷先生回应到头脑图像与实体图像的边界问题也正是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边界问题,所以二者也是存在界限的。两位学者在各自的演讲和相互之间的互动中,从不同的角度对艺术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现场的学术气氛十分浓厚。


此次活动是北京大学艺术季博雅艺术讲坛本学期的第二讲,也是分量最重的一讲。在本学期内,艺术学院还将邀请国际美学协会主席等重要嘉宾赴北大演讲,进一步在北京大学发扬艺术研究和美育的传统,推动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