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在学术沙龙中,发言嘉宾与与会听众热烈互动,尤其对于“微电影”话题的讨论尤为精彩,亮点频出。以下是观众的问题与嘉宾的回答实录。
问:我们如今提的“微电影”与短片是否一样?
索亚斌(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从形式上讲差不多,但是文化意义上还是存在不同。但是界限并不是很明确。首先,“微电影”更全民化,短片更倾向于对专业创作者而言。“微电影”对刚入行的年轻导演来说,在练手方面有很大帮助,但至于是不是形成新的电影类型,则很难去判断。最核心的一点,“微电影”完全摒弃了电影的影院观赏效果。
(刘兵):一般业内的电影节称之为“短片单元”,但不存在“微电影单元”。“微电影”是网络环境下的流行形式。和传统短片的差异是其青年文化和网络化的特点。无论在发布平台,还是创作主体上都有区别。对于我们而言,第一,不要追逐时尚的概念,而要看到其实质,经典意义的“短片”概念自古就有;第二,作为研究者有开放心态去观察新现象、新题目,不能嗤之以鼻。
问:“微电影”在中国电影新业态中的处于一个什么位置?
李道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微电影”其实就是“微视频”,它的媒介特质更强。但“微电影”会影响新业态环境下的电影叙事方式。到了网络时代之后,在经典意义上的叙事逐渐走向网络叙事,是一种超文本链接为标志的。在这样的状态下,所有的传统叙事都要走向某种形式的网络形式,在文本之间自由链接,时长和清晰度都会有改变。当今的叙事可能会产生时空革命。
问:如果说“微电影”是非主流的东西,那么是否有“微电影”渗透到主流的渠道中的可能性?比如电影频道的“类型短片创作季”活动?
陆泓石(国家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副主任):电影频道有个“2012电影类型短片创作季”。但是我们为什么要特别强调不和微电影混为一谈?因为在新的时代叙事环境下,这种短视频都可以叫微电影。包括目前的网络上的MV和商业广告。界限很模糊,还没清晰,因此我们不去用这个概念,电影频道的获得指向的是电影产业,和网络传播发生的关系不多。因此我们先考虑的不是传播,而是类型片创作中的问题,通过这个过程对新锐电影人进行叙事训练,推动他们走向更大的90分钟的电影叙事中。和网络关系不大。
张卫(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CCTV《中国电影报道》制片人):“微电影”业态?优酷视频网站真正赢得点击率的还是大电影,生存影响力度很小,大电影是根本。微电影的最终设想还是送到大电影中去。
问(Laurence Simmons先生提出的问题):
如今即便在工业电影体系下,胶片放映机都不再常常使用。大家都用手机或者IPAD看电影,人和屏幕之间的关系也改变了。这种观影样态对电影本体会有什么影响?
索亚斌:和电影观赏活动发达的西方比,对中国观众进电影院看电影的习惯还没有成熟。那种在黑暗中窥探梦的观影享受中国观众还没有来得及深入体验,现在其实正在补课阶段。因此,对于电影来说,中国观众现在正在“入梦”,这种电影观感与中国传统的看戏、听戏是不同的。而那种互动的形式,其实历史上中国观众在看戏、听戏的过程中,已经玩味过了。因此,不能用西方的线性历史去解释中国观众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