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5日,北京大学“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434会议室展开第九期沙龙活动,此次沙龙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教授主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访问学者、巴西圣保罗大学影视传媒学院丽娅梅洛副教授主讲,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影视系主任李道新教授为对话嘉宾。众多同学一起参与了讨论,网络评论平台《非一流评论》等媒体进行现场报道。
丽娅梅洛女士专门从事中国、英国的现实主义电影研究,其中贾樟柯电影作品是她的研究领域,她主要聚焦影片中的都市空间文化,以及媒介交融与间性等问题。2013年丽娅女士与巴西著名导演塞勒斯(执导《中央车站》、《摩托日记》等)一起参与到塞勒斯导演拍摄的纪录片《贾樟柯,一个来自汾阳的人》。在这次主讲中,她将目光放在贾樟柯电影中的建筑与记忆,探寻电影是如何将记忆放置在空间中,通过空间化来展现时间记忆等问题。
丽娅副教授首先介绍她在做贾樟柯电影的研究思路,认为应该正视将现实主义作品放在中心位置,而不是参照好莱坞电影的坐标体系来进行讨论。接着,她认为贾樟柯电影里存在一种独特的电影纪录性,即指示和保存正在消失的地表图景。与此相伴的是其缓慢的表演方式、长镜头运动以及带有延迟性的叙事策略,这些做法都体现出一种拒绝的姿态--用物体本身的应有结构来拒绝快速度的暴力结构,以此来回应中国在现代化发展中所呈现的各种现象。于是,她认为,一方面这是源自巴赞理念的现实主义力量,另一方面又是贾樟柯面向传统文化艺术美学的自觉创作。由此,她以建筑为例子,通过建筑的静止性特点将对于时间的关注转变为对于空间的探讨,从而探寻其中的个体与公共记忆。比如在电影《小武》里,小武与小勇都有过触碰墙的举动,这种触碰源自他们共有的记忆--上面有着他们小时候的约定和经历,但现实只是仅仅纪录了他们的过去,小勇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家致富,小武仍停留在时间的后面,这是对于片中人物关系的一种隐喻。象这样将时间记忆安置在空间之中的做法,《站台》、《世界》等电影都有过类似的处理。而在巴西电影《舍间声响》里,导演同样通过类似的方式,让主人公通过触碰墙壁来完成对于过去的追忆和对于现实的认同。此外,在《世界》、《二十四城记》等影片里,贾樟柯沿用绿色墙裙作为一种公共记忆的处理,成为他对于年代表达的独特手法。最后,丽娅将《三峡好人》、《风柜来的人》以及《德意志零年》进行比较,通过展示三者对于同一场景的处理来指出他们对于时间和空间关系的看法。
结合主讲人的报告,在场的嘉宾以及一些同学们进行了积极的回应。李道新教授对于丽娅所使用的“指示性印迹”方法论表示赞赏,并认为在贾樟柯电影中,人与建筑的呈现出一种从亲密到梳理的关系,这可能是在表述人与记忆疏离的一种方式。陈旭光教授呼应了丽娅的报告,认为我们能够看到贾樟柯电影表达的反思现代性的时间哲学主题,其时间是回朔性的,节奏是缓慢的,让小人物与社会空间产生错位、迷茫与不和谐,具有一种反主流性的审美现代性价值。除了上述嘉宾的回应,现场参与讨论的博士后李九如、博士生李雨谏等人纷纷就相关影片及主讲人的报告进行讨论,并对于时间与空间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来进行深入探讨。
“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在北京大学社科部的支持下,自本学期开始以来已经举办了九期。以后仍将定期举办,下个学期将围绕”新世纪武侠电影的新变、“韩国电影的魅力”、“中国电影的价值观”、“电影与青年文化”、“电影与宗教文化”等话题进行讨论。研讨成果已陆续刊载于《中国作家》、《当代电影》、《电影艺术》、《创作与评论》等杂志。(李雨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