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做青年批评家的摆渡人 ——国家艺术基金“文艺评论人才培养”项目交流论坛暨结课仪式举行

时间:2016-10-27 阅读次数:

2016年10月21日14:00,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承担的国家艺术基金“文艺评论人才培养”项目在北京大学红六楼二层会议室举行学员交流论坛暨结课仪式。本次活动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周由强主持,全体高研班学员、艺术学院部分师生参加了论坛及结课仪式。

                

此次论坛的主题为“青年批评家的学术跨越”。在王一川院长和周由强副秘书长作了简短的开场白后,高研班学员自由发言,纵谈自己在研修过程里的心得、对学术跨越的理解,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山东艺术学院刘强副教授率先发言,他结合精心制作的课件,提出全媒体时代电影已融合不同领域,电影批评也需要回应这种变化,需要多学科跨越。其后,各位学员都竞相发表自己的见解。上海大学廖亮认为青年批评家的跨越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学术的高度,一个是学术的广度。高研班课程邀请授课的著名学者虽然来自不同的领域,但是具有某些共通性,就是发现问题的学术眼光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学员们在相近的、甚至是相合的艺术门类中增加了很多了解,可以提高自己的学术修养和学术的广博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袁瑾副教授谈到第一期课程的论坛题目是“青年批评家的养成”,这一次论坛的主题是“青年批评家的学术跨越”。第一次讨论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成为一名批评家,谈的是方法论。这次论坛要探讨的是当批评家具备了一定的素养和能力后,应该如何实现批评的价值和功能,讲的是目的论。前后两次论坛具有非常紧密的逻辑联系。袁瑾认为,青年批评家要实现学术上的跨越,首先要保持个体的独立与尊严,要坚守批评的原则和底线;其次,要敢于突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和鸿沟,用更加宽广灵活的眼光去看待创作;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要树立直面现实的勇气和抱负,秉承正直、正义的标准去实践批评的事业。

                   

三十位学员和多位旁听学员的发言气氛热烈,从不同角度阐发自己的所思所想。对每位学员的发言,王一川院长和周由强副秘书长都一一点评,常常引来会心的笑声和掌声。在颁发结业证书后,两位学员代表全体高研班学员发表了感言。河北大学史爱兵副教授认为高研班课程内容涉及到各个门类,包括建筑,影视,音乐绘画、当代艺术、公共艺术、文学,还有一些综合艺术样式,每位授课的学者都是一个闪亮的星星,共同构筑了豪华的知识殿堂,在知识的普及,方法的传播,思想的传递中都让学员获益良多。收获首先是对于学术资料的获得,其次是对于学术视野、学术境界的提升。西华大学屈波副教授从“三重身份、一种路向”这一角度来谈自己的认识:“三重身份”即业余爱好者、准专业者与专业人士,从业余爱好者,到准专业者,再到专业人士这种向前的趋势就是“一种路向”,高研班的学习正是促使学员们实现学术跨越,使自身成为专业之外的第二专业的内部人士,实现专业之间的跨越与融通。

周由强副秘书长在总结发言里表示,北大艺术学院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一起主办此次培训项目,目的在于锻炼队伍,而高研班圆满地完成了这个任务,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能够送大家走向远方。王一川院长总结说,大家对青年艺术批评家的学术养成及其跨越做了各自独到的理解和阐发,它们共同凸显出我们北大艺术学院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举办这个国家艺术基金研修项目的特定含义,以及各位对自己未来发展目标的锁定,这些集中起来就是,为了中国出一批优秀或杰出的艺术批评家而付出。我们愿做各位青年批评家的摆渡人。当然,这种摆渡也是双方的,我们共同构成人生中的相互摆渡关系。
                 

王院长提到,青年批评家的学术素养的养成及其跨越就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这主要地是由于,当今时代青年批评家正面临更加要紧的来自艺术、个体及国家的急切呼唤:一是在这个人们分别用全球化、全媒体或互联网等不同词语去表述的时代,艺术界正在发生一系列越来越新奇、越来越远离常规而又令人难以预料的变化,要求富于敏锐度和创新活力的青年批评家去学习以便及时做出新的阐释和理解;二是青年批评家自身还有跨越自我的开阔空间,需要继续其学术涵养;三是国家和社会正在对青年批评家寄予莫大的期望,赋予各位以艺术批评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的重要使命。正是这些综合因素决定了,青年批评家还需保持自己的学术养成习惯并且不断实施学术跨越。青年批评家需要以学术为本,并保持社会关怀,坚持学术个性。当批评家以学术为本而去传达其社会关怀时,其独立个性或独立品格才会展示出来。

王院长还提出青年批评家养成与跨越的几条具体途径的:一是专,就是养成艺术门类及形式的敏锐度。养成或精通一门艺术门类专业素养,应当是成为艺术批评家的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就像朱光潜所说“不通一艺莫谈艺”。二是博,具有艺术门类史与其他艺术门类史的比较视野、或者艺术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相互跨越的素养。能把一种艺术门类史同另一种相关艺术门类史加以比较、或者实现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跨越,从这种比较和跨越中发现新的艺术与美学意义,这是成长为跨门类的一般艺术批评家或文艺评论人才的一条不可或缺的重要素养。三是为,善于从艺术品中发现现实生活的新意义或对艺术品的人生意义做出新的艺术发现。为,就是指艺术品本来就是苏轼所说的“有为而作”的,是出于艺术家的社会关怀,要创造人生的新意义。而批评家正是要从艺术品中重新发现这种来自现实生活的新意义,再把它们缝合到已有的文化价值系统中,并最终传诸他人及后代。四是独,就是敢于冷眼旁观艺术潮,发出自己的独立声音,特别是力排众议、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意见。五是韧,就是具备不断跨越自我的坚韧意志以便抵达更高的学术高度及人生境界。学有所成或小有名气并不难,难的是永不满足于现有自我而向往更高的境界。最后,还可适度关心周围的同伴和后来者,让他们也能感受到来自你的实实在在的关切和支持,就如此次高研班一般,彼此构成美妙的相互摆渡关系。

 这次交流论坛与结课仪式一直持续18:30。艺术学院唐金楠副院长和陈旭光副院长,分别利用上课的前后时段,专门来与学员们交流和话别。本次“文艺评论人才培养”高级研修项目,系由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北京大学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主办,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和北京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承办,以培养未来青年文艺批评家为目标。第一期课程从7月1日至22日,第二期课程由10月5日至21日,共计跨越近4个月之久,其中集中授课时间整整1个月,约请北京及海内外42位资深学者共讲授47门专题课程,包含艺术理论、影视、视觉艺术、戏剧、戏曲、书法、舞蹈、音乐、文学、文化研究等诸多门类,这些专题讲座既有前沿理论传达,又包含富于学术含量的知识与经验,还组织3天集体考察,4次交流论坛,多次观剧观影活动,不仅圆满完成此次国家艺术基金“文艺评论人才培养”项目,也为青年批评家的养成与学术跨越寻觅到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