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开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在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密祉镇开展扶贫帮扶工作。过去三年,艺术学院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引进资源、拍摄宣传片、支教帮扶、捐赠图书、艺术进校园、提供规划咨询建议等多种形式对密祉镇进行帮扶。2017年7月6-10日,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本科生共9人组成的社会实践团,再次赴云南密祉进行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旨在详细考察镇内文化旅游资源、助力旅游小镇建设、助推扶贫工作开展,实现“强结对、深交流、真扶贫、出成果”。
云南省大理市弥渡县密祉镇政府对此次实践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实践团到达密祉的第一日下午,密祉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员与实践小组开展了以座谈会为形式的交流活动,实践团大致了解了密祉的旅游现状,确定了以文化元素符号收集、文化旅游地图制作、文化资源汇总为实践重点方向的工作安排。接下来政府相关负责人员带领实践团参观密祉大寺,儒道合一的寺庙风格深具特色,艺术学院实践团和密祉政府两方的愉快交流和对接,使得实践团员感受到了密祉文化旅游项目有广阔空间可为,对接下来的实践活动充满期待。
次日上午,实践团一行人跟随负责人到达密祉初级中学,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支持下,开展了捐赠书籍活动和艺术支教活动。每一本捐赠书籍都经过实践团员的仔细筛选,写有团员们对密祉初级中学的孩子们的期许与祝福。在艺术支教活动中,一个团员带领一个小组,一起贡献创意、积极绘制、共同设计密祉的旅游标志,在设计过程中,密祉中学的同学们与实践团员的交流让实践团员们对密祉的旅游资源、人文风情有更多了解,与密祉中学的孩子们的短暂相处也成为实践团员们难忘的回忆。当日下午,实践团参观了名曲《小河淌水》的创作整理者尹宜公的故居、茶马古道资料馆、“小河淌水“景点、民国第五区办公场地、花灯文化展览馆、珍珠泉景点,晚上品尝体验当地特色豆腐宴。短短一天中,通过亲身走访体验,对当地的主要文化旅游资源有了较为真切的了解。
7月8日上午,实践团员们在当地政府观看了密祉特色旅游的相关视频和目前初步的旅游发展规划ppt,结合前两天的走访体会和收获,关于建设旅游小镇的思考更加清晰化、条理化。下午实践团一行人在政府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访了花灯艺人居所,初步了解了花灯制作过程。花灯艺人的书画功底,让实践团员对密祉的文风兴盛、古典诗意有了更多了解和认同。对花灯的制作成本、制作时间、消费人群、利润空间、销售数量的了解,也让实践团员们对花灯如何成为值得推广的旅游产品有了更实际的勾勒,启发了实践团成员将传统的手工产品打造成为现代化的旅游产品的思考。从花灯艺人家出发,到达密祉镇永和完小,至此通过对密祉主要中小学的走访对密祉的教育状况已有了粗略了解。
7月9日上午,实践团一行坐车上山,首先参观了青瓦覆盖、钩角飞檐的魁星阁,魁星阁楼上,凭窗远望,文盛街、密祉坝、东边村落尽收眼底,视野开阔,景色优美,实践团成员们进一步感受到为当地发展旅游提供帮助的使命感与满足感。随后,实践团一行来到当地著名的土窑,受到土窑主人的热情接待,进一步感受到当地热情淳朴的风土人情,且了解到了土陶的制作流程、生产规模、盈利空间,对发展当地特色旅游产品有了新的思考。当日下午,实践团一行人来到当地以“耕读传家”闻名的石氏老人家里,细致久远的石家家谱充满人文气息,老人对镇里的情况非常了解,也使实践团员们加深了对几日来所有体验的印象。当 天晚上实践团召开了工作总结会,总结了本次实践的收获,并对事件后续相关工作进行了人员的分配安排,成员们也都踊跃发言,互相交流了几日实践的心得体会。
7月10日一早,实践团乘大巴车从密祉回到大理机场,一路情谊,一路回忆。通过此次弥渡密祉的实践活动,实践调研团的每位成员们都切身体会到了当地旅游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和潜力,也感受到了当地对特色旅游发展战略的需求。
未来艺术学院将与实践基地继续保持长效沟通,将高校智力资源与当地发展需求相结合,将实践产业理论与促进密祉发展相统一,为我国的旅游产业发展、特色扶贫推广探寻方向、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