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纪录短片《传承的力量》入选教育部2023年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遴选名单

时间:2024-02-25 阅读次数:

近日,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报送、北京大学宣传部推荐的纪录短片“传承的力量——北大昆曲传承基地纪实”入选教育部2023年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非遗学园”技艺比拼遴选名单。该片以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昆曲)传承北京大学基地为视点,通过北大通选课《经典昆曲欣赏》、校园传承版《牡丹亭》、高校版《牡丹亭》等典型案例,反映了北京大学的昆曲传习传统,以及近年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1.jpg


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昆曲)传承北京大学基地成立于2018年,是教育部认定的106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之一,具体承担建设单位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基地成立六年来,在北京大学校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在北京大学校内各兄弟单位的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昆曲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北京大学的传承发展贡献了力量。

这部纪录短片呈现了通选课《经典昆曲欣赏》课程的课堂场景。《经典昆曲欣赏》课程开设于2010年,迄今已连续开设13年了。这门课程采用讲座形式,邀请来自海内外的著名昆曲艺术家与知名学者,每周一次,每学期共15—16次,选课人数达数百人,也经常吸引北京乃至国内的昆曲爱好者旁听,课堂听众最多的一次约六百余人,在北京及海内外有着较大的影响,被誉为北京大学的“神仙课程”。

该片展现了校园传承版《牡丹亭》、高校版《牡丹亭》的演出片段。校园传承版《牡丹亭》》曾先后获得2017年、2019年度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进行了两岸三地15场的巡演。演员与乐队全部由以北京大学为主、16所在京高校的大学生组成,被认为是校园昆曲教育的“里程碑”。2021、2023年,北京大学组织高校版《牡丹亭》,以北京大学师生为主,集合全国13所高校的昆曲力量,分别在昆山市巴城“重阳曲会”、北京恭王府“非遗展演季”公演,展现了“非遗”22年来昆曲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的成绩,获得良好反响。

值得一提的是,该片使用的在拥有精美壁画的明代古寺法海寺演出《玉簪记·琴挑》《孽海记·思凡》的场景,来源于2023年北京大学国合部联合昆曲基地拍摄的《视野中国·昆曲》系列。《视野中国·昆曲》由北京大学、北大附中师生在圆明园、正乙祠、法海寺演出昆曲,将古建筑与“非遗”相结合,以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短片于2023年2月4日以“立春,北大邀你看场戏!”为题在北京大学公众微信号推出后,很受欢迎。

北京大学的昆曲传承的实践及方式,形成了新世纪昆曲成为“非遗”以来独特的高校昆曲传习模式,影响与辐射全国高校,为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树立了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