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6日,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影视系、《当代电影》杂志社与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新旧媒介视野下电影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第二届北京大学电影学博士生国际论坛”在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阳光会议室成功举办。
论坛围绕“电影与新旧媒介形态的互动”、“早期电影与媒介的关系”、“新媒体对电影的影响”、“媒介发展对电影美学、电影产业的影响”四个分议题展开论述,来自日本名古屋大学、日本国立神户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大学、复旦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30位青年学者发表了主题报告。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出席闭幕仪式并致辞,《当代电影》杂志主编皇甫宜川、《当代电影》杂志社编辑张文燕、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影视系主任李道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陈宇、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后李九如担任点评专家。
陈旭光在开幕式上指出,电影是一种开放的媒介形态,从某种角度看,电影发展史也是一个媒介发展的历史,电影不断与新的媒介发生关系,生成新的电影形态。本次论坛的选题,既贯通了纵向的媒介发展的历程,也辐射到了横向的电影跟其他媒介的复杂关系,此外还内在地贯通了媒介直接进入电影思维,对电影美学发展变迁的影响,是一个非常好的选题,也非常适合青年学者交流研究。
讨论中,参会青年学者的论题涉及世界各地的电影现状及历史,广泛参照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深入探讨了电影与传统媒介、自媒体、新媒体、融媒体的关系,以及媒介的转换对电影形态、电影美学的影响。
来自北京大学的周淞铖、上海大学的鲜佳、中国传媒大学的田亦洲三位同学对电影的制作、接受与互联网模式下的大数据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形成了对话关系;北京大学的彭婷同学对弹幕电影、北京大学的金宝镜同学对智能手机电影、北京大学的李宁同学对微电影、北京大学额的林品同学对“特摄片”等最新现象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日本名古屋大学的王温懿同学对暴力美学、日本国立神户大学的王飞同学对日本恐怖电影在新媒体语境下的转变细化和深化了电影美学理论;北京大学的杨欣茹同学和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张晓艳同学则对电影接受环境和接受心理的变化进行探讨。
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刘洋、魏晨捷、陈雅舟三位同学、北京大学的杨聪雷同学,以及名古屋大学的名取雅航同学则对电影和传统媒介的关系从个案或总体的角度进行了梳理,北京大学的张隽隽同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张侃侃同学、北京大学的赵寻同学及中国传媒大学包磊同学的讨论则跨越了戏剧、戏曲舞台和电影银幕。
复旦大学的吕怡婷、名古屋大学的秦勤、香港中文大学的易莲媛等同学则对台湾、日本、印度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影在不同媒介环境被接受的状况进行了探讨。北京电影学院的吴丽颖、香港浸会大学的莫沉、北京大学的李飞等同学则对声音和音乐的引入与电影形态的变化进行了深入探讨。北京大学的檀秋文同学对立体电影的追溯、中国传媒大学的韩晓强同学对新媒体的意识形态批判,中国传媒大学的林吉安同学将媒介维度进入电影、东北师范大学的张选中同学以自身经历为蓝本对自媒体语境下电影生产的可能性,都从独特的角度展现了电影研究的丰富空间。
在点评环节中,各位专家指出了参会论文的优点和不足,也对博士生同学进一步努力的方向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在讨论环节中,不同的文化和学术渊源的参会者和旁听者的交流,让本次论坛不但具有学术推动的意义,也可以成为一次以文会友、相互切磋的盛会。
王一川院长在闭幕辞中指出,参与本次论坛的同学们紧密围绕议题,对电影与媒体的跨界对话展开了充分的讨论,体现出大家对电影本质的前沿性思考,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及深度,也说明中国电影研究后继有人。此外,参与本届论坛的同学跨地区,跨国别,跨语种,跨文化,甚至有多篇全英文论文入选论坛,充分体现了本届论坛的国际性得到了大大增强,也为博士生的国际交流,学术碰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皇甫宜川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参与此次论坛的青年学者,同学们发言中所表现出宏阔的理论视野和新锐的学术勇气值得赞赏,这些思考的成果对中国电影美学变迁及产业发展的研究都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李道新认为,参会同学以较高的理论素养,跨学科的研究眼光,介入到研究的课题之中,充分显示了博士生的学术姿态,使整个论坛的讨论建立在相当高的理论水准基础上。
本届论坛秉承首届论坛的宗旨原则,从组织管理、参与的国际性、会议的规模到会议的质量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准,不仅促进了国际电影学青年学者间的学术交流以及学术圈的建立,还通过挖掘富有前瞻性和国际性的议题,不同文化和学术研究背景间的碰撞,进一步拓宽了青年学者们的学术视野、锻炼了学术研究能力。
另据悉,作为对本次论坛的支持,《当代电影》杂志将从本次提交的论文中精选若干予以发表。(张隽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