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对新时代做好文艺批评工作提出了很高的、具有针对性的期望和要求。加强文艺评论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层面的工作和任务,被摆在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事业的突出位置。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文艺界,各大报刊杂志,都对文艺评论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反思,各抒己见,出谋划策,一时文章如云,此呼彼应,成为文艺界的一大热点,大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之风尚。
一
当下,对于与时俱进的理论素养与批评实践能力兼擅的高层次文艺评论人才的急需成为时代的呼唤和现实的要求。显然,时代需要我们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结合出发,围绕文艺与时代、文艺与人民、文艺与生活、文艺与价值观以及继承与创新、吸收与借鉴等问题,提出对中国文艺创作高峰,对推动文艺创作向高峰迈进的文艺评论工作者,尤其是青年文艺评论人才的期许。据笔者了解,今年申报国家艺术基金高层次文艺评论人才培养项目的单位众多。笔者所在的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积极努力的工作,本人也对新时代文艺评论人才建设问题进行了相关的思考。
文艺评论是艺术批评者主体进行的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实践活动。
从文化功能的角度看,文艺批评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播与文化建设意义。它通过对艺术创作实践和艺术交流活动的积极介入、发言和引导,成为艺术传播和文化传播的有机一环。文艺评论既能够影响艺术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方向、效果,也可以协调艺术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参与艺术市场的调节和社会文化的建设,还能建构某种“国家形象”,因为接受者常常通过艺术塑造的“国家形象”传达的价值观念来认知国家、民族和社会、时代。
从艺术生产的角度看,艺术批评或文艺评论也是艺术创作或艺术生产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艺术生产的一种“二度创作”或“三度创作”,是艺术批评主体对艺术作品、艺术形象之美或丑、和谐或破碎、高雅或低俗、优美或崇高等的敏锐感知、深入剖析、准确把握和独具慧眼的发现,是立足于“讲述话语”的时代现实而着眼于未来。正如俄国诗人普希金曾说的,“批评是一门科学。批评是揭示文艺作品的美和缺点的科学。它是建立在彻底理解艺术家或作家在其作品中所遵循的规则、深入研究典范作品和积极观察当代的突出现象的基础上的。”而这种揭示和把握不是观念先行、主观臆断和理论的过度阐释。艺术批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更依赖于批评主体相应的艺术鉴赏经验、人生经验、体验与感悟的积累和文化修养、文艺理论素养的提高。
显然,合格甚至优秀的文艺批评主体的养成非一日之功。
首先,批评主体需要养成敏锐的艺术直觉力,正确的审美感受力和判断力,要能对批评对象做出自己准确的审美判断。经令人信服、符合艺术规律的分析,辨其优劣高下、真实虚假、创新亦或模仿,判其生命力的强弱和艺术史地位的有无,甚至敏锐地发现新事物于萌芽未知状态,如黄钟大吕般呼唤预言未来的走势。艺术批评家要做艺术家的“知音”,要首先做好艺术作品合格的鉴赏者。郭沫若认为,“批评也是天才的创作”。他说,“文艺是发明的事业。批评是发现的事业。文艺是在无中创出有。批评是在沙之中寻出金。批评家的批评在文艺的事业中赞美发明的天才,也正是赞美其发现的天才。”
其二,“工夫在诗外”,艺术批评家除了专业素养、专业能力之外,还应该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广博的胸怀,还应该具备深厚渊博的知识积累和文化素养,深厚的哲学、美学修养,尤其应该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以及充分的文化自信。否则只能流于表面,行泛泛之谈,或者人云亦云,缺乏真知灼见。
其三,艺术批评家应该具有艺术史、艺术理论的专业知识,要懂得艺术语言,最好还要有一定的艺术实践,在此基础上将会更具有理性思考和理论概括、提升的能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朱光潜告诫“不通一艺莫谈艺”,别林斯基才说,“批评是哲学意识,艺术是直接意识”。如果不懂艺术语言,不了解艺术特有的想象、虚构、夸张、反讽、假定性、幽默或黑色幽默等艺术手法、创作风格和表现规律,艺术批评难免陷入隔靴搔痒的窘境,甚至南辕北辙、离题万里。
其四,艺术批评家还应有良好的符合社会要求的伦理道德素养,特别是要具有独立的艺术品格和艺术良知,不能迎合世俗投合利益方,更要拒绝所谓的“红包批评”。
二
但目下在一个互联网多媒体时代,与古典美学时期、印刷文化时期的文艺评论相比,现在文艺批评的形态、样式、功能、传播方式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一些必须面对、解决的严峻问题。如就样态形式或传达传播媒介而言,除了传统的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外,依托互联网的微信公众号、微博和弹幕、评分等,广义的“批评”也在纷纷崛起,以这些不断变化出新的新媒介为载体的文艺和文艺批评都在不断发展。相应地批评者主体队伍和构成也发生了变化。媒体批评和网络批评崛起,除了专业批评工作者,观众、读者、网民都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而是进入一个“人人都是批评家”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议论和评价,可以吐槽点赞。如影视观众的网络影评对影视剧的口碑评价和票房收视率的影响力就非常之大。以网络、博客、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介为载体的网络影评迅猛发展,对票房的影响力则不断上升。“水军”“自来水”的存在,也证明了网络影评的不可小觑。究其底,全媒体时代以电影、影院为发端的公共文化空间早就已经不再限于影院了,也是一个遍布各种媒介、众声喧哗的跨媒介舆情空间。
近年来文艺批评的巨变,促使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去适应进而推动文艺批评的新发展新拓展,这是文艺评论葆有生命活力,继续发挥影响力的必要途径。我们要自觉把握“真”“善”“美”统一的标准,也即形式与内容相结合的标准或原则,自觉思考互联网时代文艺评论的新形式、新特点,思考如何接现实生活和创作实践的“地气”,发挥其应有的“镜子”“良药”“啄木鸟”的作用,从而“引导创作”“引领风尚”,引导健康良好的舆情,思考如何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指导下,用中外文艺理论的“磨刀石”,磨好文艺评论这把“利器”。
因此,培养具有较高理论素养,能进行有效的批评实践,符合国家社会需求的高层次文艺批评人才——他们能深刻理解文化发展理念,树立科学的文艺发展观,准确把握主旋律内涵,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这应该成为我们的追求目标。由是,我们应该深入研修中华美学精神和审美风范,推进文艺理论评论的基础研究和前沿实践,加强中青年文艺评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文艺评论的繁荣发展。
笔者认为,培养和造就优秀的高层次艺术评论人才,除了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外,对于秉有自觉使命意识的青年评论工作者来说,应该自觉加强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提升理论水平、学术素养和批评方法论自觉意识。理论是批评的基础,理论能提供给批评以高瞻远瞩的视野,科学的立场和方法论基础。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使我们葆有充沛的艺术感知力,深厚的艺术理解力、阐释力,必须让古今中外丰富的文学艺术理论,博大精深的美学、哲学思想,都成为我们源源不绝的理论源泉。
第二,加强评论者主体自身综合理论素养的培养,要不断适应互联网时代媒介融合、学科融合的时代特征,还要不断学习吸收新的科技知识,例如二次元、区块链、VR、AR、影游融合、元宇宙,等等,我们都应该耳听四面,眼观八方,要像海绵那样应收尽收地吸收新知识、新理念。还要尊重互联网时代新媒介众多杂陈的特点,放下“学院批评”的“架子”,提倡并实践“短平快”而有力的文艺评论的写作,追求语言表述的生动活泼、深入浅出,以使我们的文艺评论适应于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特点,让更多的网民读者看到、读到并喜欢读,才能真正发挥文艺评论的广泛影响力。
第三,加强艺术实践,深入“田野”采风,到剧场、音乐厅、美术馆、电影摄制组等艺术生产场所进行实地艺术观摩和批评实践,进一步加强与艺术创作实践的结合,全面关注艺术创作,要像文艺的“轻骑兵”那样迅速、及时地对最新的文艺作品和文艺现象进行评论发言,有一说一,敢于直言。对于评论工作者来说,“发言”是硬道理。“我发言,故我在”。
第四,加强评论者与创作者即艺术家的对话交流。文艺评论工作者应该进一步深入了解、细心体会文艺创作的艰辛甘苦,充分尊重作家、艺术家的劳动,要与文艺创作者成为良师益友或严师诤友,甚至成为传说中俞伯牙、钟子期那样“高山流水”式的知音。鲁迅先生当年慨叹瞿秋白理解他的文章,发出“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同怀以视之”的真诚感言,成为文坛佳话。毫无疑问,评论家与艺术家互相理解,成为朋友,无论是对创作者还是批评者,都是双赢、共赢的好事。
只有这样,我们的文艺批评实践才有可能在葆有理论高度的基础上,接中国现实的“地气”和时代生活的“烟火气”,“燃”中国社会的“人气”,阐释中国故事,讲述中国话语,从而发挥文艺评论应有的强壮的生命力和深刻广泛的影响力。
时序更新,万物兴荣。十年树木,以人为本。让我们共同努力!
我们期待并相信一批批高层次优秀文艺评论人才的脱颖而出,因为这是时代的呼唤和现实的需求。是时代所望焉!是文艺所期焉!
(本文登载于中国艺术报2021年11月12日 第3版,作者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