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首页 学术科研 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艺术社团与近现代中国美术历程——纪念北京大学造形美术研究会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时间:2023-12-16 阅读次数:


2023年,恰逢北京大学造形美术研究会成立100周年。12月14日,在北京的初雪时节,艺术社团与近现代中国美术历程——纪念北京大学造形美术研究会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大学未名湖湖心岛鲁斯亭和红六楼举办。北京大学文科一级教授、博雅讲席教授陈平原,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夏燕靖,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党委书记雷虹、副院长刘晨,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部长向勇等30余位领导、嘉宾和媒体代表出席开幕式。雷虹代表艺术学院欢迎各位嘉宾的到来,并指出北京大学是近现代艺术社团发育的先行基地,推动了近现代中国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先哲知识分子将个人的修养、艺术精进与艺术改良、美育救国结合在一起,今天北大艺术学科建设也继承和发扬老北大的艺术传统。向勇代表社会科学部对座谈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指出北京大学早期的艺术社团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创立伊始就从事综合性、一般性、普遍性的艺术研究,本土立场与国际视野的结合,由学术社团推动了艺术共同体建设和有组织科研的开展。开幕式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祝帅主持。


f22e71a3b209423bb46c4c7453a13ac4.jpg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祝帅主持


6a33773dfb3c4d2dafbc536468e8d9ec.jpg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雷虹致辞


721f3a39f00a446f9e2e5039404b746c.jpg

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部长向勇致辞


一、艺术社团的传统与当代启示


主旨发言环节由刘晨主持。陈平原首先从近年来个人参加书画展、美术馆及博物馆活动的所思与所感出发,提出人文学研究应该将学问与人生、娱乐与劳作、审美与休憩完美地结合起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学科与研究专业化成为主流,一度使研究者的学术视野受到了局限。“人文史”的研究可以打破越来越精细的研究领域划分,将各个人文学科的思考融会贯通,尽最大可能以跨学科视野、跨媒介方法推动人文学全面发展。针对本次座谈会的主题,他建议从美育而非美术、社团而非院系、从音乐研究到音乐传习所、中乐与西乐之争、博雅传统与“爱美的”(amateur)等五个方面入手观照老北大艺术社团的传统。彭锋在发言中提出,艺术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艺术家,艺术学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艺术学者,艺术素质教育则是一种艺术态度的教育。但是艺术素质教育它离不开艺术专业教育和艺术学术教育,但是侧重有所不同,其主要内容是培养鉴赏力、创造力、想象力、感受力等。他提出,艺术审美有两个特性,一是无利害性,可以由美育到德育;二是有激情,可以由美育到智育。在这方面,北大艺术社团的传统对我们今天的美育有积极的启示。


379a1df4a4ed4f9bbd8e463f816e6897.jpg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晨主持


2109c8bc5f7849d1a5533004726dd8c4.jpg

北京大学文科一级教授、博雅讲席教授陈平原发言


6bf922998cae475a9fe75b5f16615b9a.jpg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教授发言


四川大学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黄宗贤在线发言,他以“承扬传拓,博综究精”为主题,论述了北大造形美术研究会的历史方位与启示。他认为蔡元培的社团组织思想主要体现为折衷中西的美育内容、科学之精神在中国的普及、艺术创作与研究为美育教育之根本、包容中的守正创新态度等。这种艺术社团与中国艺术现代性同频共振,开创了学校美育的基本模式,构建了中国艺术学的基本雏形,诠释了人才培养的价值诉求。夏燕靖以“如日方升”为主题,论述了近代艺术社团蓬勃发展的历史图景。他认为,在蔡元培以兼容并包、崇尚思想自由的现代精神感召下,艺术社团从红楼走向全国,孕育发芽并如星星之火燃遍全国,整个近代艺术社团如日方升。他以“社团与艺术教育开展”、“社团发展的中西艺术交融”两条主线展开,探讨了近代艺术社团蓬勃发展的历史图景。他认为此时的艺术社团不同于旧时代文人交友圈的结社,有更多是推进社会文明、社会转型和社会新潮的意义。


a07bbbed349c4d1eaa5e19e7ce24b1a8.jpg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夏燕靖发言


日本筑波大学教授菅野智明(由祝帅代读)以1943年5月成立的中国书学研究会为主要对象,认为该会有外在和内在两重因素的驱动力。他详细考察了在沈子善的主导下成立书学研究会的成立经过,并探讨了沈子善的研究经历与中国书学研究会的独创性之间的关系,提出研究会主要成员的研究视野横跨人文、自然等多个学科,并以文史哲等传统人文科学为主要研究领域,他们都在精通相邻专业的同时呼吁唤书学独立的价值,促进了书学地位从跨学科共享向主修专业的转变。祝帅指出,1923年成立的北京大学造形美术研究会在为我国艺术学理论研究贡献了一个新的艺术类型学名词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专业层面的艺术和美术教育。在今天的学科建设中,“造型艺术”作为一般艺术学理论与具体的艺术门类——如美术、音乐、戏剧、影视等之间的桥梁已在现实中得到广泛应用,由“造形美术”转变而来的“造型艺术”术语作为一种艺术学中层理论有积极的解释力,并在中国当代美术教育格局和艺术学学科体系建设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二、美术与摄影社团的兴起


e7a4ff372065441990aa9067f330c95a.jpg

分论坛现场


第一分论坛以美术与摄影为主题。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教授王子琪通过艺术社会学的研究视野,聚焦于中央公园的艺术社团展览与活动,探讨了民国初年的美术思潮与美术观念。她提出1917-1939年中山公园举办了300余场展览,在文化治理总体上体现出仍延续了“典范式”的治理,并通过中国画学研究会的具体活动与展览探讨了社团办展的理念与研究机制。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尤婕探讨了民国女性书画社团构建的原因,她认为女性书画社团构建的根本原因是追求平等权利,直接原因是女性书画家主体意识的觉醒。她还探索了女性书画社团自救的途径:注重职业从而实现经济独立,推动女性教育从而争取教育平等,宣传女权从而追求参政权。

董丽慧论述了北京大学“光社”(1923-1935)与中国现代摄影的开端与路径。她提出,北京大学1923年成立的光社是中国第一个业余摄影家组成的艺术联盟。光社在蔡元培校长倡导美育的理念下发端,逐渐从校园走向社会,推动摄影作为一种美育手段,提升了摄影的社会地位。她还探讨了“画意摄影”在中国的出现以及中国现代摄影的两种基本路径:“正用”(写真)和“意趣”(写意)。贺良朴艺术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罗建斌从《绘学杂志》《造形美术》探索了清末民初艺坛耆宿贺良朴与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的渊源。贺良朴作为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通过创作与画法研究会相关的诗作、授课、为《绘学杂志》提供绘画作品、策划雅集、展览等,建立了与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的密切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系博士研究生陆霞从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的发起人、著作与刊物,对近代中国美术的创作思潮转型进行探讨。她以于右任为中心,探讨了其与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的关系和中国标准草书学社创办的背景,提出《标准草书》表达了实用性与统一性并存的创作理念。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后刘震提供了书面发言,他以“民当自立·尔当自觉·吾当自知”为主题,分享了对国立艺术院、艺术运动社及《亚波罗》的见闻札记。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于润生在评议中指出,本场论坛发言人对民国艺术社团史料的发掘与剖析有很大的深度与启发性,让我们看到了近现代中国艺术社团的价值。他强调了以社团引导的近代美术特点呈现出了新的特征,那就是现代性的转换。从长时间与短时段的观察相结合看,近代美术史所经历的理性化与世俗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他提出,现代转型的进程中,很多特征并非是孤立的,需要辩证看待。本场论坛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系主任贾妍主持。


三、设计与工艺社团的发展


第二分论坛以设计与工艺为主题。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周博讨论了三个国立北平艺专的图案社团——雪花社、旭黎图案社、北平生产工艺协进会。他通过大量一手资料详细梳理了这些社团的存在历史、社会活动、人员构成、《生产工艺》杂志及其刊发内容、创办宣言等,这些社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即引导改良中国工艺生产。他还讨论了社团研究的意义与方法等问题。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雅博士后曹芳芳指出,作为工业革命的伴生品,工艺美术从一诞生就具有强烈的实用色彩。她从民国时期的工艺美术社团分类、重要的专业工艺美术社团、重要的工艺美术奠基人的详细梳理与分析为出发点,提出这一时期的工艺美术家对图案、建筑等设计专业与社会民生的关系有清醒的认知,希望通过培养图案家(设计师)来改变国货设计的弱势,提振民族经济发展的能力和信心。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蔡淑娟讨论了中华国货维持会的成立理念、创办刊物、活动组织等问题。1912年提倡国货的思潮促进了该会的成立,理念为提倡国货,通过新兴媒介宣传国货,组织宣讲会,举办展览会,这是理解中国现代设计民族化路线的一个重要视角。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教授陈剑提出,民国时期湖南茶行设茶叶讲习所培养茶叶技术人员,茶叶行业组织在管理机构、社会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出现了新的特征,推动了行业发展。北京大学访问学者何莎讨论了朱启钤建立中国营造学社的初心。她通过梳理朱启钤主导的开会演词,分析了朱启钤关于“营造”的构想不仅包括建筑,还有很多中国传统的工艺,其学术成果主要体现在中国传统设计辞汇、辑录古今中外设计图谱、编译古今东西设计文献等,对中国早期设计研究方法有重要的贡献。

祝帅在评议中讨论了造型美术与设计的关系。他说,广义的造型美术包括设计。在康德美学的视野下,艺术审美是无功利性的,但现代设计带来的是一套现代性范式与理念,让实用成为审美,让装饰成为罪恶,推动了新的美学范式的转型。他还讨论了社团研究的意义与重要性:通过个案研究积累史料,有利于学术交流和知识生产;上升到理论的阐述,体现出对共同体、现代性等理论的联系;有利于从历史经验出发,反思今天的学科建设问题。本场论坛由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教授杨简茹主持。


四、书法与篆刻社团的繁荣


第三分论坛则聚焦于书法与篆刻类社团。上海交通大学教师延雨讨论了曲园墨迹与近现代书法转型中的认知变迁。她认为,这是一个关于一位清代学者如何在后世不断被塑造为“书法家”的故事。她从俞樾的生平、学生、交往出发,梳理了俞樾的书法、字画作品,分析了从晚清到民国俞樾“书名”的构建过程,提出后世对俞樾的书法存在三个误解,并指出汉字革命之后书法更强调技艺的部分,忽略了清代学人所注重的道德与涵养。浙江大学副教授林如以西泠印社的印学研究为例讨论了近现代中国美术历程中印学发展的特殊性。她分析了“西泠印社”为主导的印学体系的构建的不同阶段:从篆刻到印学、从印学到金石学、从金石学到大印学。她认为,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篆刻始终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总是处于附属的地位。21世纪以来在西泠印社的主导和努力下,印学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突破,目的是使印学不逊于艺术领域的其他学科。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徐清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和“乐石社”创立及其活动、编辑《乐石集》印谱的具体情况入手,指出乐石社人格化育、师生谐鸣的特征,并分析了乐石社的艺文赓续和精神传承,以及在中日艺术教育交流史视野中的乐石社,从而揭示了乐石社对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雅博士后陈耕探讨了北大美术社团的碑拓收集与展示宣传。他通过北大书法研究会、造形美术研究会在《北大日刊》上的报告、启事、通告等来分析北大美术社团的碑拓收集、展示与宣传,指出当时碑帖收集的来源分为购买、捐赠与会员寄存,并介绍了在保存管理、查阅使用、碑帖选择方面的作为和规范。他认为,这种小范围的碑帖观摩与临习对当今展览时代有一定的启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刘昕从中国书法学学科发展史的角度讨论了新中国十七年中国书法组织的出现与建立。她梳理了这段时期各地书法组织成立的始末,并选取了四个典型案例进行阐述,认为这些书法组织对于书法进入独立的学术研究领域、进而推动学科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员冯健在评议中指出,民国艺术社团的实践对今天书画社团的发展与实践有积极的启示。我们不仅需要给“美术与书法”专业在高校中争一席之地,更应当注重对非专业人员的美育。同时,本场论坛对其他领域的研究也有积极的启示。他以地理学为例,这个学科此前只关注到改革开放之后的研究,其实20世纪上半叶的地学类学术社团与组织对改革开放后的地理学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同样值得梳理与重视。本场论坛由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授徐志华主持,由祝帅和冯健担任指导教师的北京大学学生书画协会部分骨干成员列席了论坛。


结 语


夏燕靖对座谈会进行学术总结。他指出,此次座谈会共有22位学者发表了自己的研究,让我们看到了大量新的史料与案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论坛特别重视女性学者和青年学者,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很多个案研究做得相当细致,座谈会的成果值得给予充分肯定。他认为,不同于需要由国家主导的大型科研工程,这种近代艺术学学科史的研究为个人提供了非常恰当的学术研究对象和领域。今天已经和百年前的历史拉开了一定距离,相关研究者需要尽量贴近当时的情景,更加真实地呈现当时的思潮与面貌。座谈会召集人祝帅表示,虽然北京大学造形美术研究会在历史上仅存在了八年的时间,但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泽。其中,“造形美术”概念作为链接宏观的艺术学理论研究和微观的艺术门类研究之间一个行之有效的中层理论,有利于我们在限制中拓展艺术学研究者的学术视野,而北京大学早期艺术社团在专业人士进行美育普及和理论研究方面所做出的积累,对于今天的学科建设和美育实践也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605089cccadd42d7a676ab2626f48e45.jpg

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