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教师

首页 师资队伍 全职教师 美术学系 巫鸿

巫鸿

基本信息

姓名 : 巫鸿

学系部门 : 美术学系

职称 : 教授

个人简介

  巫鸿教授是当今国际上最具声望的艺术史家和美术批评家之一。他长期在多学科基础上研究中国艺术和视觉文化的历史与当下,在国际范围内推动中国艺术的研究与教学,并努力将其纳入全球艺术史的基本知识结构。他已出版学术专著20余种,主编论文集、展览图录60余种,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为中国艺术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做出了突出贡献,也引领了近年来国内艺术史研究的新风气。

  巫鸿教授在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上,通过大量个案研究及通史写作,反思传统艺术史研究的经验与不足,整体性地讨论中国艺术传统的基本特征、概念和发展脉络,探索中国古代艺术作品和现象的解释方法。其研究对象包括史前时期的工具、器物、工艺品、徽志,先秦与中古时期的城市、建筑、墓葬、石窟、绘画、雕塑、器物、圣山、图符,近古时期的卷轴画、屏风、拓片、建筑、景观等,涉及多个时段、多种材质、多种艺术形式,既包括微观的个案分析,也包括长时段的宏观观察。他早期的代表作《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The Wu Liang Shrine: The Ideology of Early Chinese Pictorial Art,1989)采用“原境”“图像程序”等概念,将东汉武梁祠的研究提升到文化史的高度。他的《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1995)综合讨论了早期中国艺术“礼仪美术”的特征与意义,《重屏:中国绘画的表现与媒材》(The Double Screen: Medium and Representation in Chinese Painting, 1996)通过讨论中国传统绘画的“物质性”,将图像与其功能和社会生活关联起来。“物质性”的概念在《黄泉下的美术》(Art of the Yellow Spring: Rethinking Chinese Tombs, 2010)一书中继续发展,该书还同时结合“时间性”和“空间性”宏观地探讨由中国田野考古学的快速发展而积累的大量墓葬材料。在这类研究的基础上,他提出的“墓葬美术”的概念,也成为近年中国艺术史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与视觉文化中的“在场”和“缺席”》(A Story of Ruins: Presence and Absence in Chinese Art and Visual Culture, 2012)、《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2019)等著作,则从全新的角度,重新发掘中国艺术传统的价值。

  巫鸿还以历史学家的眼光,对近四十年来中国当代艺术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清晰明确地提出“中国实验艺术”的概念,从中国历史和与世界的联系两个方面理解中国当代艺术“实验性”或革命性的本质,避免了简单套用现成的西方模式来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倾向。他通过写作和策展等多种方式,既扮演了中国当代艺术记录者和阐释者角色,也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清晰的概念工具。他的文集《作品与展场:巫鸿论中国当代艺术》(2005)、《走自己的路: 巫鸿论中国当代艺术家》(2008)所收文章,充分展现了他观察中国当代艺术多元而丰富的角度。这些努力,使得中国艺术的历史研究与当下的艺术实践不仅在材料和语言上,更重要的是在功能与问题上沟通起来,使得中国艺术史真正成为一个“通古今之变”的完整故事。如果说他的《当代中国艺术:一种历史叙事》(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A History,2014)像一种断代史,《聚焦:摄影在中国》(Zooming In: Histories of Photography in China,2016)像一种专题史的话,那么,他的《废墟的故事》等著作以及最近所策划的展览“画屏:传统与未来”(2019)则贯通古代和当代,通过诸多特定的案例,找寻中国艺术过去与今天内在的衔接点。

  巫鸿教授近年来的研究重点是在“全球艺术史”的概念下,提炼和概况中国艺术的特征,他的演讲集《全球景观中的中国古代艺术》(2017)初步反映了他在这方面思考的成果。他的新作《物·画·影:穿衣镜全球小史》(2021)通过一个小切口,展现了在最为广大的“时间”(古与今)和“空间”(世界)范围内物品、图像彼此互动与映射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这个新方向丰富的、多维的可能性。这些思考,毫无疑问也体现了一位华裔国际学者对于促进中国文化与国际对话,让世界重新理解中国文化的使命感与担当。

  近年来,巫鸿教授对于中国学界的影响力有目共睹,他主持的多个合作研究项目,所策划的大量展览,发起的多种学术会议,主讲的多种系列讲座,都受到学界的热烈欢迎。他的《礼仪中的美术》《美术史十议》《空间中的美术》《第一堂课:在哈佛和芝大讲中国艺术史》等,是许多年轻学子案头必备读物。他所发起的“汉唐之间的考古与艺术”“古代墓葬美术研究”等系列会议,都曾与北京大学有过密切的合作,有着良好的社会反响。


研究领域

中国艺术史

讲授课程

上古至当代中国艺术史

教育背景

哈佛大学艺术史系与人类学系博士

工作经历

1987年-1994年:哈佛大学艺术史系教授

1994年至今: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教授

2003年至今:北京大学客座讲席教授

研究成果

1990  专著《武梁祠:中国早期画像艺术的思想性》获美国全国亚洲学协会“列文森奖”;

1999  获古根汉姆研究奖金;

1999  专著《早期中国美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由Artforum 评为“90年代最佳书籍”;

2007  获芝加哥大学卓越教学奖;

2007  遴选为美国文理学院终身院士;

2008  获美国大学艺术协会(CAA)卓越教学奖;

2012  获美国学术界理事会、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和国家人文基金会研究基金;

2012  遴选为美国哲学院终身院士;

2011-2012 遴选为纽约大学艺术研究所Kirk Varnedoe教席并给以以其命名的讲座系列;

2015  遴选为复旦大学“光华人文杰出学者”并给予光华讲座系列;

2015  获中国现代传播集团颁发的“国家精神造就者荣誉”;

2016  遴选为牛津大学斯雷特教授(Slade Professorship)并给予当年的“斯雷特讲座”系列(此为世界艺术史界的最高荣誉之一);

2018  遴选为美国大学艺术协会(CAA)卓越学者 (此为美国艺术史界的最高荣誉之一);

2019  遴选为美国国家美术馆梅隆讲座讲演者(此为美国艺术史界的最高荣誉之一);

2019  获美国人文基金会研究基金;

2019  遴选为哈佛大学2019年艺术学荣誉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