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

首页 师资队伍 博士后 2025 任书檀

任书檀

基本信息

姓名 : 任书檀

职称 : 助理研究员

电子邮箱 : rst216@163.com

个人简介

任书檀,博士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硕士毕业于美国纽约大学。在美留学的九年间,系统性地学习了美国电影制作与戏剧影视文学创作。长期的跨文化学习与研究经历使她对中西艺术思潮及文化结构均有深刻的体悟。在纽约大学学习期间,她吸收了美国表演与影像艺术的前沿理念,并将其与中国文化语境相结合,形成新型跨文化研究路径。从纽约大学毕业后,进入纽约斯坦福研究中心参与人工智能与影像研究的跨学科项目,探索人工智能在影视叙事、知识图谱构建与社会情境分析中的应用,尝试以技术手段解读影像叙事逻辑与人际互动模式,为影像研究提供新的方法论视角。

任书檀长期参与影视与戏剧创作实践,曾参与电影《望道》《神奇》及中美小剧场话剧的制作,对戏剧影视产业的创作机制与文化运作较为了解。她熟悉从剧本创作到影像实现的完整流程,能够在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之间建立有机联系。在创作层面,她偏好高概念设计与跨媒介叙事实验,力求以创新的艺术表达回应当代文化议题。另外,她还关注舞台表演、游戏交互和影像叙事的互文关系,探索戏剧性在影视、游戏中的延展与重构。

任书檀始终保持广泛的求知热情,注重跨领域的学习与思维拓展。她在研究中尤为关注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中国哲学观与美学,并致力于以跨文化视角探讨中西艺术理念的融合与转化。除学术与创作工作外,她兴趣广泛,涉及音乐、绘画、体育与游戏等多个领域,这些多样的兴趣为其研究注入了持续的灵感与创造力。


研究领域

任书檀的博士研究以“人类表演学”为核心,从跨文化角度探讨表演、影像与社会记忆的关系。其博士论文《音乐剧〈汉密尔顿〉对集体记忆的挑战与重塑》结合记忆研究与表演理论,分析当代表演艺术如何通过身体与叙事重构历史与身份认同。当前,她的研究主要聚焦中国电影史、戏剧与影像关系、文化记忆与数字人文,致力于以跨学科方法推动中国电影文化记忆的数字化建构,为中国电影史研究开辟新的学术空间。

讲授课程

《跨媒介叙事》

“跨媒介叙事”课程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叙事在不同媒介中的表达方式,培养他们在数字文化背景下的综合创作与批判能力。本课程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系统理解叙事结构、角色塑造、情节推进等基本要素在不同媒介中的差异与共性,并学会如何将故事有效延展至多种传播渠道。课程不仅训练学生的叙事创新能力与跨学科整合能力,还注重提升他们的媒介敏感度与团队协作能力,使其能够在未来的电影、电视、舞台、游戏、广告以及新兴数字艺术领域中创造具有沉浸感与互动性的故事体验。通过案例分析与项目实践,学生将具备把握当下媒介生态趋势、链接产业需求的能力,从而成长为兼具创意与技术素养的新一代跨媒介叙事人才。

教育背景

学士 美国波士顿大学 电影电视/公共关系双专业

硕士 美国纽约大学 戏剧影视文学

博士 上海戏剧学院 人类表演学

工作经历

2018年11月-2020年4月   北京完美世界影视 编剧

2020年4月- 2020年10月   北京贝塔科技 游戏策划

研究成果

1.《中国戏曲舞台的性别表演史:跨性别扮演剧目的流变与解读 Gender Performance on the Stage of Chinese Opera: A Historical Analysis of the Cross-Dressing Repertoire,本人独立作者,2024年12月发表于英国A&HCI期刊《表演研究Performance Research》第29卷第1期。

2.《旦复旦兮 望道行远——影片<望道>导演创作思考》,第二作者,发表于《当代电影》 202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