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首页 人才培养 继续教育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北京大学AI影视创意与管理人才高级研修班(第1期)招生简介

时间:2025-07-15 阅读次数:

北大培训20251253号


一、项目总览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全方位介入影视生产与消费的各个环节,重塑着影视工业的全新面貌,也指引着未来的方向。本研修班立足于北京大学深厚的人文底蕴与跨学科优势,积极拥抱人工智能赋能影视产业的强劲趋势,聚焦于人工智能时代影视管理与决策人才的培养。旨在为管理型人才提供前沿的产业视野、系统的理论框架、深度的专家洞察、近距离的经验分享,以及战略性的创业导航。为AI影视创意与管理人才搭建产学研融合的共创平台,合作互助的信息共享生态圈。

 

二、培养对象

(一)影视公司战略决策者、管理人、制作人

(二)视听游戏行业跨界创业者

(三)影视文化产业投资人

(四)高校影视及传媒学科建设骨干教师

(五)AI技术研发与跨界探索者

(六)AI影视创意创作实践核心骨干

 

三、课程设置

针对影视行业决策与管理型人才的培养需求,本研修课程构建“讲座授课+调研实践+一线分享+导师合作+共建平台”的多维教学体系。在主题讲座基础上,配合高精尖实验室参观调研、数字艺术家创作对谈、业界专家答疑解惑、实操体验等交互课堂,实行导师制与晚自习沙龙,为学员创业项目推介及孵化保驾护航。

讲座授课:课程邀请学界、业界知名专家授课,涉及人工智能赋能影视动漫的技术概览、产业前沿、美学建构、政策读解、人文视野以及中国特色的创意方案等多个专题,在为高级管理人才提供开阔的知识体系与高处视野。

调研实践:组织集体参观调研国内顶尖影视工业化实验室,深度分析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影视全流程案例,通过实操体验更切实地掌握相关技术的应用策略。

一线分享:课程邀请到国内顶尖的一线创作者与青年创业团队,以影片观摩和案例分享的互动式沙龙,为人工智能时代影视动漫行业的产业升级转型提供新思路。

导师合作:研修班实行高质量、小班制教学,保障学员与专家导师的深度交流,同时举办晚自习沙龙分享会,为学员之间构建资源共享与互助平台。

共建平台:课程进行同时,提供课程与补充学习资料的线上资源库,满足学员持续学习的需求。

课程体系:

主题一:产业前沿——AI赋能下的影视行业“新业态”

AI技术渗透进影视制作的各环节,全方位地重塑着影视行业的新格局。产业与技术模块通过专家视角,从高处出发,系统梳理AIGC的应用现状、发展脉络与未来趋势,快速打通AI技术与影视、动漫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在技术理路,建立AI赋能影视行业的宏观格局与前沿视野。

主题二:美学实践——AI赋能下的影视艺术“新语言”

技术演进深刻影响着影像叙事的美学生成与观众的审美接受,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人工智能,不仅提供了降本增效的广阔思路,更是开启了影视艺术的美学新时代。美学模块从人文主义视角出发,以美学、哲学、文化研究的理论深度,为未来影像的美学认识论提供框架,在加速的技术革新和技术焦虑中,注入人文学科的温度与确定性。

主题三:政策研究——AI赋能下的影视发行“新机遇”

人工智能与影视行业的融合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但也引发了版权、伦理和发行等多维度的新问题。作为技术赋能时代的新型管理人才,需要从制度与政策的维度重新思考AI赋能行业的困境与挑战。政策模块结合海外视野与本土经验,建构影视算法工业时代的工作伦理,并以AI短剧出海为例,深入讨论AI影视产品发行的破局之路。

主题四:中国故事——AI赋能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新视角”

讲好中国故事既是重大的战略性问题,也是复杂的技术性问题,AI生产技术的革新为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提出了新要求,也敞开了无限可能性。本土化实践模块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从叙事模式的革新到国风影像的消费,再到影游、动游的跨媒介创新范式,建构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AI赋能中国故事生产方法论。

课程计划:

一、AIGC全景透视

AIGC发展概述与核心技术

AI赋能影视工业的问题前瞻与创新路径

一线分享:北京大学AI创业团队

二、AI影视动漫商业化探索

AI赋能剧本创作与未来应用趋势解读

影视公司在AI时代的“再创业”

国内外AI商业案例放映与交流

三、AI影视动漫工业化实践

AI视角下视听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AIGC、XR、VP等前沿技术赋能艺术创作

四、AI与艺术创意前沿

人工智能与创造力

数字技术与影像美学的演变

五、AI与影游融合

智能生成艺术的局限与人类控制

AI赋能虚拟现实影像创作

AI赋能下的“影游融合”新动态

六、AI赋能视听产业的“中国方案”

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讲好中国故事

影视产业奇点临近——博纳AI实践分享

国内外最新影游融合案例观摩

七:AI技术与产业未来

多模态AI与影视创作的未来

AI技术下传统影视行业的反思与进化

注:以上为课程计划,若有变动,以实际安排为准。

 

四、部分师资:

授课教师:

陈旭光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李洋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邱章红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与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铁军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马平 中国电影集团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骆怡航 北京生数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曲吉小江 博纳影业影视制作副总经理

孙立军 北京电影学院原副校长、中国动画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周雯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雷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雨谏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朱峰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高峰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大视频与视觉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施畅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五、研修安排

2025年8月23日-29日,学制7天,每天8课时,现场教学按具体行程安排。

 

六、报名缴费

方式一:网上报名

1.登录北京大学继续教育部官网,http://www.oce.pku.edu.cn/cms;

2.点击高端培训;

3.选择公开项目;

4.搜索找到“北京大学AI影视创意与管理人才高级研修班(第1期)”点击立即报名;

5.用手机号注册后登录,提交报名信息;

报名成功后会收到审核提醒,待审核通过后可在网上进行缴费。

 

方式二:微信报名

1.关注微信公众号“北京大学继续教育”;

2.点击“我的”--“账户信息”;

3.用手机号注册后登录;

4.注册成功后返回首页,点击“项目报名”--“我要报名”;

5.搜索找到“北京大学AI影视创意与管理人才高级研修班(第1期)”点击立即报名;

报名成功后会收到审核提醒,待审核通过后可在微信上进行缴费。

1. 学费:25800元/人,包括培训费、资料费、证书费及与教学相关的其他费用,不含学员培训期间交通、食宿等费用。培训学费由北京大学统一收取,开具“北京增值税普通发票(免税)”;

2.学员入学后,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签订《北京大学社会招生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项目知情协议书》;

3.北京大学指定汇款账户:

户   名:北京大学

账   号:0200004509089131151

开户行:工行北京海淀西区支行

金   额:25800元/人

用   途:请在附言栏中注明“艺术学院+学员姓名”字样

 

七、证书颁发

完成规定课程学习并考核通过者,由北京大学颁发“北京大学AI影视创意与管理人才高级研修班”结业证书,证书统一编号,可在北京大学继续教育部网站查询。

 

八、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红六楼210室、红六楼113室

邮政编码:100871

网址:www.art.pku.edu.cn

传真:010-62759675

假日值班:晏老师18513885299  高老师13911650605(微信)

邮箱:yanran@pku.edu.cn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202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