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地点】
2020 SOA Framing公众号
北大艺术人公众号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官网
SOA 北大艺术人微博
【展览时间】
2020.04.19 — 框架/FRAME
2020.04.20 — 画框/Frame
2020.04.21 — 窗户/Window
2020.04.22 — 屏幕/Screen
【策展人】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Framing策展团队
【主办方】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展览前言】
彭锋
窗是敞开。凭借它我们获得空气和阳光。然而,这些都是自然赋予我们的生存条件。我们需要窗,是因为有限制。为了某种生活方式,我们将自己限制起来。我们建造了封闭的空间,同时建造了打开封闭的窗。在没有限制的时候,我们甚至需要窗来限制。我们经常在镜头前反复调试,希望通过限制获得无限世界的某个切片。窗是如此重要,没有它似乎就无法设限和去限,就无法形成错综复杂和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透过窗去了解世界和彼此,但我们几乎不去了解窗。同学们策划的这个展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契机,我们不仅要了解世界和彼此,而且要了解我们赖以了解世界和彼此的“窗”。对“窗”的了解或许还需要另外一扇“窗”。这似乎就要形成一个无限循环。对于任何思想来说,这种循环都几乎无法避免。不过,幸亏我们还有门。窗让我们了解世界,门让我们走进世界。
第三展厅·序言
屏幕作为电子时代的产物,伴随着信息时代科技的兴起而占据着人们的生活。区别于窗户纵深性的框制观看,屏幕是障碍性的框架平面。没有人可以穿透屏幕看到屏幕背后的东西,观者只能看到屏幕界定边界内的呈现。屏幕上虽有无限的数字图像出现,甚至成为动态的“图像流”,但屏幕也有其物理边界,也是静态的、局限的框架。当电子屏幕充斥当代人的生活,屏幕变成障碍的东西,无所不包,甚至可以说人生活在屏幕中,一个人的生活完全被屏幕所展现。在机械复制时代里,屏幕之内究竟是真实还是虚拟?客体对象经由数字化、像素化的屏幕框架呈现,直接地渗透并冲击着人的身体和人的思想,其本原性却遭到质疑。
《意识观念的一次解剖手术》《入侵no.2》《细胞no.2》
《意识观念的一次解剖手术 》,谢莉斯,布面丙烯,220cm×180cm,2012
《虚拟细胞no.2》,谢莉斯,布面丙烯,100cm×120cm,2014
《入侵no.2》,谢莉斯,布面油画、丙烯,50cm×60cm,2014
作品阐释
意识观念的一次解剖手术,谢莉斯,布面丙烯,220cm×180cm,2012
《入侵no.2》,布面油画,谢莉斯,丙烯,50cm×60cm,2014
《虚拟细胞no.2》,谢莉斯,布面丙烯,100cm×120cm,2014
本该运动的屏幕却被锁定在画作之中,定格的若干个画面消解了主体的反抗和批判否定性,在迷人的屏幕中,我们只能单向度地默认。非黑即白的二元判定却不追加过程与原因的思考方式。面对着布满雪花的窗口与屏幕的凝视,等待着我们的是一场自我剖析与审视,还是窗帘后一声沉闷的枪响?谢莉斯《意识观念的一次解剖手术》会给我们答案。
作者自述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读图的时代,正如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中:表达思想的方式将会影响所要表达思想的内容。一个社会用什么样的思想传播工具和方式,将会决定产生什么样的受众,同时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文化,体现一个时代人的总体特征。屏幕电视、视频、网络以及手机作为现代社会中我们认知世界的最主要“窗口",实际上它们是意识形态和社会约定熟成的思想观念下的产物,它们会左右我们分析与判断乃至观察问题的方式与内容。试图把自我内在心理、情感、思考以及内在的机制用视觉的形象表现出来,从绘画对新型电子媒体的角度给与挖掘思考,用种近乎布面装置的形式与观众面对面的交流。用传统的绘画对现代社会中的电视、电子摄像等图像进行并置展现把电源和电器,甚至科学上的线路的元素、自然与空间中的人引接到一起。我们可以看到人生活在电的控制系统,在自动化的控制系统,甚至在我们看不见的另一个人造世界的控制系统之中,是看不见触摸不到的,但是,你能感受得到。画面用错乱空间视点的方式,为我们观看世界提供多视点,多元的观察方式:瞥视、偷窥、直视、反观。有系列作品用多个荧幕图像的类似蒙太奇组接并置,且图像间又没有具体的表面逻辑关系,而每个图像背后却隐藏着个共性关系,并置产生第三种意义,即向我们叙述着现时性中被习惯性的事物其背后的隐藏。
艺术家简介
谢莉斯
1986年出生于湖南2012年毕业于⼴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
现任教于中⼭大学新华学院。
部分展览
2019年
青衿计划2019,观唐美术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馆,巡展
绿色中国公益艺术计划(2019深圳站),雅昌艺术中心美术馆,深圳
维度与元素,深港澳女性当代艺术作品展,罗湖美术馆,深圳
2018年
没展/2018,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上海,中国
图式与系统:一种关于广东当代艺术的动态观察”当代艺术展,紫泥堂艺术中心
2017年
“物象之上"当代艺术展,觀空間,广州,中国
2016年
“视差”-来自成都广州的绘画艺术,扉艺廊,广州,中国
2016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中国
“适度张扬”广东当代艺术邀请展一艺术厦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中国
情境立方体,21空间美术馆,广东,中国
2015年
复调Ⅱ——中国艺术生态调查:珠三角站,南艺美术馆,南京,中国
微体验-2015艺术深圳主题展,深圳会展中心,中国
信息是集体的相互矛盾的梦,施蓝艺术空间,广州,中国
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展,中国油画院美术馆/天津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巡展
东方气质——中韩青年艺术交流展,驻华韩国文化院,北京,中国
《窥见》
《窥见》,王一堂,布面油画,120cm×150cm,2019
作品阐释
《窥见》,王一堂,布面油画,120cm×150cm,2019
王一堂《窥见》的画面中的主体部分是一位青年在酒吧自拍。画面巧妙地由几根金属的框架分割,人物和场景都被这些框架有所遮挡,以观众的视角天然有一种观看却不被画中人察觉之感。通过前置摄像头这面“屏幕的镜子”,男青年仿佛是在审视,却又隔着一层框架来窥视。现在的人们都希望展现出自己风光的一面,却又不敢直面一个毫无遮挡下真实的自己,依靠着看似自然的“框架”来掩盖自己。他们可能不是不想面对,而是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下,他们忘记了自己,忘记了与自己的思想交流,仅仅是活成别人眼中的自己。
作者自述
作为一名艺术史专业的学生,我对图像的力量、图像如何传达信息及其生成机制等话题相当敏感。然而,在写论文的时候,我发现语言在描述和解释艺术作品时几乎是无力的。我就像一个不合格的翻译,试图说明它给我的感觉,但总是错过一些重要的东西。在某些符号学家的眼中,艺术仅仅是一个“编码-解码”的过程;但我认为它是另一套意义系统,与语言以及整个以语言为基础的西方哲学平行。这两个系统之间存在着微妙的错位。
“错位”的背后是界限的产生与模糊,当一个物件突然出现在了它不该出现的地方,不仅改变了它的功用,也使人们开始反思空间和场域本身,正如当年《泉》的出现让艺术观念发生天翻地覆的转变。我生活在中国的大学校园里,这种集体生活让我时常感受到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错位。每个人都在他们周围建立不同的世界,这些世界并不完全重合,但一些特定的物体是它们的交点。就像电影《罗生门》中的情节,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由自己主观建构的世界里;但每个人的轨迹都会不断交织,形成“小径分岔的花园”,除了作者博尔赫斯自己,没有人能俯瞰整个迷宫。
我通常会录下日常生活中的片段,用不同的影像语言进行实验,比如跳帧或叠印,来创造一个看起来扭曲但符合我真实感受的世界。对我来说,动态影像不仅仅是一种局限于屏幕的艺术形式。它也可以通过投射到不同的表面或作为装置的一部分而进入三维物质世界。当非实体的影像占据一定的空间时,它会得到某种实质性的存在,就像化身一样。艺术家Tony Oursler的作品中,经常使用计算机生成的图像,如人脸或单独被抽离出来的眼睛和嘴。它们被印在枕头上或投射在树上,仿佛有一个来自二维空间的恶魔入侵了我们的现实生活。
在未来,我希望能尝试新的材料和技术软件,也希望能与其他领域的艺术家和实践者合作。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络主导的社会里,似乎一切都在去实体化,变得不稳定。尤其对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来说,面对荧屏成长,进入现实社会时总是无法适应。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反映出这种不适,用属于我们的“另一个世界”的一些图像来入侵和改变物质世界。
艺术家简介
王一堂
1999年9月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
2017年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现就读于清华美院壁画专业
主要经历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优秀作品展览 2017
“溯源”壁画展览 2018
综合优秀奖学金 2019
机场壁画文献展文献整理工作 2019
消逝·重构主题展览 2019
战“疫”主题创作展览 2019
《失控》
《失控》,李智馨、刘晓俊,单频影像,5分03秒,2019
作品阐释
《失控》,李智馨、刘晓俊,单频影像,5分03秒,2019
随着科技与互联网的发展,原本看似荒诞的赛博朋克的设想也逐渐变成了现实。李智馨的短片《失控》中展现了渴望操控一切的我们,却发现现实适得其反。我们的双眼被固定于屏幕上,在一系列运动的影像间穿梭。在短片中人们在浏览手机屏幕时,通过向上滑动手机屏幕来随心所欲的变换世界的场景,透过屏幕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场景在不断切换。有在海中上网浏览视频的少年,也有头戴VR眼镜沉浸在虚幻的电影院中的人们;有头部为齿轮做成的士兵,在发条的牵引下缓缓转动;也有从不知名的星球中伸出来的无数只手,正在用手机拍照;还有一只巨大的手拿着夹满了无数小星球的汉堡;还有人们玩电子游戏的画面穿插其中,同时也有和siri的对话等。熟悉的影像拼接组合又变得陌生,图案运动后戛然而止,给人一种相似不相识的陌生感,进而有一种想控制一切却无能为力的失控感。运动和静止,操控与失控,不置可否。
作者简介
李智馨
男,生于1988年,辽宁沈阳人,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2014年至今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讲师。
2011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
201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2017年至今,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博士,师从赵永康教授。
《凌晨三点半》
《凌晨三点半》,陈阳,显示屏、亮丝线、塑料,2020
作品阐释
《凌晨三点半》,陈阳,显示屏、亮丝线、塑料,2020
在陈阳的《凌晨三点半》里,一块显示雪花白的LED屏幕前有一个人头形模具,连接屏幕和人的是一束束彩色的亮丝线,这些亮丝线把人头模具紧紧地包裹着,只有两个空洞的眼睛发出亮光。屏幕观看已经成为现代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有多少个忙碌刷屏的瞬间其实是在发送消遣式的讯息。看似丰富多彩的电子屏幕之下是否也如同LED上白屏幕那样,一片空虚。纵使如此,电子屏无形中还是给我们很强的吸引力,甚至吸附力,在高铁靠窗的座位上,在咖啡馆某个角落里,都能找到那个盯着屏幕一动不动,双眼被屏幕吸附的人。彩色亮细线有一种屏幕对现代人强烈的吞噬之意。
艺术家简介
陈阳
陈阳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广播电视专业2019级MFA
《屏幕一代》,徐文恺(Aaajiao),影像、屏幕、装置,2013
《屏幕一代》的所有作品由团队成员刘晓光(媒体艺术家)、张弢(设计师,艺术家)、谭硕欣(声音艺术家)、许聪(媒体艺术家)共同完成。
《屏幕一代》
《屏幕一代》,徐文恺(Aaajiao),影像、屏幕、装置,2013
作品阐释
《屏幕一代》,徐文恺(Aaajiao),影像、屏幕、装置,2013
屏幕对我们的包围不容我们抗拒,手机、电脑、平板,一块块屏幕环绕在周围,往往是在书房合上电脑,完成了一天的工作,走到客厅打开电视放松一下观看电视连续剧,过一会儿又觉得剧情乏味开始刷手机。一块一块的屏幕在我们的生活中交替出现,占据着我们的空间和时间。我们俨然成了“屏幕一代”。
徐文恺《屏幕一代》讨论了屏幕媒介的影响,展现了人和屏幕的信息衔接,剖析了虚拟与真实触碰的时刻以及人对这种情况的理解,他专注于数据的挖掘和实用,试图以多种形式呈现,以此在数据与现实的“调制解调”中完成对作品内涵的完整表达。徐文恺很清晰地把握着屏幕作为一个呈现的平面,如“机器人三定律”的影像,其观念在于内容所提示的某种人类和权利的关系,作用于其创造物的姿态。屏幕构成的复杂景象所产生的视觉幻觉,到RGB产生的彩虹般的视觉效果反映着屏幕构成的可能性。
艺术家简介
徐文恺
英文名Aaajiao,1984年出生于陕西西安,现生活、工作于上海、柏林两地。其作品致力于探索新的科技和媒体影响之下的文化现象和政治策略。
主要作品
Aaajiao的作品频繁展出于全球的美术馆和艺术机构,例如:《1989年到今天:网络时代的艺术》,美国 波士顿当代艺术中心 ICA Boston,2018;《非真实》,瑞士巴塞尔电子艺术之家(HeK),2017;《身体·媒体II》,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7;《上海种子》,2017;《带我走(我是你的)》(由Hans Ulrich Obrist与Jens Hoffmann策展),美国纽约犹太人美术馆,2016;《时间转向:当代亚洲的艺术 与思辨》,美国堪萨斯斯班塞美术馆,2016;《波普之上》,上海余德耀美术馆,2016;《黑客空间》 (由Hans Ulrich Obrist与Amira Gad策展),香港K11艺术基金会临时空间及上海chi K11美术馆, 2016;《全方位:全控制和言论控制》,德国ZKM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2015;《齐物等观—— 2014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北京中国国家美术馆,2014,等。
他近期个展包括2016年英国曼彻斯特华人艺术中心以及同年OACT西安馆的《电子遗留物》等。2014年, 他不仅获得了第三届三亚艺术季暨华宇青年评审大奖,亦入围首届 OCAT皮埃尔·于贝尔奖。
《HUG》
《HUG》,王皓琪,四频道录像,13分30秒,2019
作品阐释
当我们想透过屏幕观察屏幕后面的世界时,却被阻隔在屏幕前。没有温度的拥抱,隐藏在屏幕后的巨人,就是王皓琪的HUG。展品由四块屏幕构成,包围着观众,构成了一个封闭狭小的盒子空间,观众作为盒子中的生物只能看见投在幕布上的影像。作者在拍摄时将四个手机围成正方形的四边,摄像头朝外固定起来,双手在外围做一些动作。一开始作者伸手包裹将四个镜头揽入怀中,类似于人们之间的拥抱,带给对方温暖而又有些令人窒息的压迫感,正如屏幕后的无形之手缓缓将我们攫住,尽管有些恐惧和不情愿,我们还是任其充斥了整个视野,控制了全部生活。
之后作者手指拿丝带丈量距离、手掌捂住镜头、用笔尖戳等动作都意在给围困其中的观者造成被支配的压力,我们对于触碰不到的另一个空间带来的威胁无法反击,只能如困兽一般随着在四面墙壁上依次出现的手而团团打转。从前人类的祖先花费了几百万年才从岩洞中走出来,走向广阔的世界,而如今却又造出网络的围城将自己环绕,或许封闭空间的诱惑就是这样致命而又难以抗拒吧。
如今屏幕主导着人们的生活,我们在一个屏幕面前坐着注视许久,又转而盯向另一块屏幕。原本是向外无限延伸的广阔现实世界反而被屏幕所包裹,幕后的网络世界本来是表面的、次生的,现在却左右着真实世界的一举一动。然而没有人能够看清网络世界的全貌,都只是管中窥豹一般看见某只大手在指挥、某只眼睛在注视。好像尼采所说的深渊,它吞没我们的视线,又发射出难以抗衡的引力把我们拉入其中。
屏幕对我们的包围不容我们抗拒,手机、电脑、平板,一块块屏幕环绕在周围,往往是在书房合上电脑,完成了一天的工作,走到客厅打开电视放松一下观看电视连续剧,过一会儿又觉得剧情乏味开始刷手机。一块一块的屏幕在我们的生活中交替出现,占据着我们的空间和时间。我们俨然成了“屏幕一代”。
作者自述
作为一名艺术史专业的学生,我对图像的力量、图像如何传达信息及其生成机制等话题相当敏感。然而,在写论文的时候,我发现语言在描述和解释艺术作品时几乎是无力的。我就像一个不合格的翻译,试图说明它给我的感觉,但总是错过一些重要的东西。在某些符号学家的眼中,艺术仅仅是一个“编码-解码”的过程;但我认为它是另一套意义系统,与语言以及整个以语言为基础的西方哲学平行。这两个系统之间存在着微妙的错位。
“错位”的背后是界限的产生与模糊,当一个物件突然出现在了它不该出现的地方,不仅改变了它的功用,也使人们开始反思空间和场域本身,正如当年《泉》的出现让艺术观念发生天翻地覆的转变。我生活在中国的大学校园里,这种集体生活让我时常感受到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错位。每个人都在他们周围建立不同的世界,这些世界并不完全重合,但一些特定的物体是它们的交点。就像电影《罗生门》中的情节,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由自己主观建构的世界里;但每个人的轨迹都会不断交织,形成“小径分岔的花园”,除了作者博尔赫斯自己,没有人能俯瞰整个迷宫。
我通常会录下日常生活中的片段,用不同的影像语言进行实验,比如跳帧或叠印,来创造一个看起来扭曲但符合我真实感受的世界。对我来说,动态影像不仅仅是一种局限于屏幕的艺术形式。它也可以通过投射到不同的表面或作为装置的一部分而进入三维物质世界。当非实体的影像占据一定的空间时,它会得到某种实质性的存在,就像化身一样。艺术家Tony Oursler的作品中,经常使用计算机生成的图像,如人脸或单独被抽离出来的眼睛和嘴。它们被印在枕头上或投射在树上,仿佛有一个来自二维空间的恶魔入侵了我们的现实生活。
在未来,我希望能尝试新的材料和技术软件,也希望能与其他领域的艺术家和实践者合作。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络主导的社会里,似乎一切都在去实体化,变得不稳定。尤其对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来说,面对荧屏成长,进入现实社会时总是无法适应。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反映出这种不适,用属于我们的“另一个世界”的一些图像来入侵和改变物质世界。
艺术家简介
王皓琪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2016级本科生,艺术史论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