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观念的核心是对“电影是什么”,“电影何为”即电影的本质、本体与功能等问题的理解、回答及创作生产管理实践。观念决定现实。电影观念是电影生产的源动力和发动机。电影发展史也是一种电影观念变革的历史。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电影观念在美学、艺术、文化及产业等多个维度不断演进,影响着电影行业整体的创作思维、批评视野、产业维度、工业系统。
大体而言,中国电影发展的70年,历经国家电影暨宣传、事业、工具、艺术与文化、娱乐、产业、工业、工业美学等观念历程。电影观念随着创作一起历经着时代的变化,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功能/工具论”、“国家电影”,到20世纪80年代的思想大解放、90年代的市场化改革期间电影娱乐、电影艺术与文化、电影工业等观念的流变,再到新世纪电影产业化、工业化浪潮以来电影产业观念、工业观念的逐渐深入人心,以及近年“电影工业美学”观念的总结,电影观念的变迁折射了电影与现实、社会、文化变迁的内在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随之建立起相应的革命话语体系,1949年8月14日颁布的《关于加强电影事业的决定》强调了电影宣传职能的重要性,要求必须加强电影事业的发展,以便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宣传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思想。这一时期产生了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国家为核心价值理念的电影“国家理论”。电影的职责是表现国家身份,维护国家利益,电影起着教化民众的作用,引导民众对民族国家产生认同。
从1949年到1976年,大量革命历史“红色电影”如《红色娘子军》《上甘岭》《英雄儿女》《董存瑞》《南征北战》《烈火中永生》等出现,正是上述电影观念的鲜明体现。这一阶段创作的电影题材大多以革命题材为主,遵循“为工农兵服务”的价值理念,不仅成功塑造了一批红色影片的典范,更使“国家理论”成为主流电影观念,成为对电影观念自身的拓展。
改革开放以来,电影观念的蜕变革新,电影审美风格的变化、导演代际的变迁——从四、五、六代到“新力量”群体,电影观念的交汇碰撞融合,文化的碰撞交融异常剧烈。可以说,一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电影发展史,就是一部电影观念革新、电影文化碰撞交融与文化创新的历史。
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目标即重建人的主体性,回归文艺本体,是新时期文艺界思想解放运动的另一重要目标。这一阶段围绕电影与戏剧、文学的关系,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等观念,在电影理论界与创作界展开了热烈的理论争鸣与创作实践,如白景晟的《丢掉戏剧的拐杖》与钟惦棐的《戏剧与电影“离婚”》,张暖忻、李陀的《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等,这一时期电影界的理论争鸣主要集中在电影的本质是什么,电影与戏剧、文学的关系及电影语言现代化等一系列问题上,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新时期电影观念的更新。
第四代导演的电影观念是“电影语言现代化”即“回归电影本体”,他们倾心于形式美学,如电影的叙事结构和影像抒情等的探索。第五代导演延续了电影语言现代化的探索,在“空间性”视觉造型美学上取得了巨大突破。同时以电影为文化反思的载体,对传统文化展开现代性反思。《黄土地》《一个和八个》《黑炮事件》《猎场札撒》等堪称代表。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整个社会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语境下开始出现市场意识与消费观念,电影逐步走向多元,90年代形成了主旋律片、艺术片、娱乐片三足鼎立的格局。在巨大社会变革与商业娱乐特性席卷而来的文化风潮之下,主旋律电影、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配合市场表现都呈现出了新的形态。
邵牧君先生在熟谙好莱坞电影奥秘的基础上,提出“电影首先是一门工业,其次才是一门艺术”,在当时颇有惊世骇俗之势。在这种环境中,90年代中国电影创作者们开始注重电影的艺术性与商业性协调。如张艺谋《代号美洲豹》《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都是商业特征鲜明的类型电影,陈凯歌的《霸王别姬》更是艺术性和商业性融合的完美典型。冯小刚的贺岁片打造了独特的中国式商业“类型”片,同时折射了一条平民意识形态与消费文化崛起的道路。
进入新世纪,电影的产业观念、大众文化观念、工业观念等开始崛起。新世纪的中国电影经历了“娱乐化”大潮、市场商业观念、产业化运作理念盛行发展至今,逐渐认可了电影的商业、工业的特性及与之相应的大众文化观念。以《英雄》为代表的中国电影大片开始进入世界主流商业电影市场,显示出中国电影在更大范围内参与建构全球文化格局的雄心,艺术电影、主旋律电影也迎来向大众文化转向的时期。
新世纪的“新主流电影大片”如《建国大业》《湄公河行动》《战狼2》《红海行动》等在明星阵容选用、叙事美学、宣发策略上的商业化运作,实施中国电影工业大片与主旋律主流的融合。这些电影在积极探索类型电影创作和全产业链工业化体系配合协作的同时,亦坚守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作者表达,从而超越了电影的工业体制、商业机制与艺术表达的对立,呈现出一种大众文化转向,彰显出自身的市场潜力与勃勃生机。《流浪地球》作为中国电影的工业化代表揭开了中国电影新篇章,也为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提供了参考依据。
中国新力量导演是近年涌现的重要创作群体,不同于第六代对体制和商业的对抗性和艺术上的先锋性,新导演秉承“商业类型与艺术品质并重”的电影观念,力图在实现个人艺术表达的同时,也面向市场和观众,追求票房上的突破。这些导演熟悉并愿意遵循电影产业机制与市场规律,处理好类型化、体制化、商业性与作者风格之间的关系,在积极探索类型电影创作和全产业链工业化体系配合协作的的同时,坚守独特的作者风格和自我表达,从而超越了电影的工业体制、商业机制与艺术表达的矛盾对立。笔者概括他们为一种“电影工业美学”观念的崛起。
新中国已经走过了70年的光辉历程,中国电影与国家一起经历了巨大的转折与发展,始终随同新中国政治经济的巨大变革一道,以革新的观念引领电影生产,以影像书写着中国经验与想象, 折射着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