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1年11月3-6日,由北京大学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联合举办的第八届北京论坛将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为主题,届时,来自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将共同探讨“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变革”,共同促进文明的和谐与繁荣。论坛前夕,北大新闻中心对各分论坛坛主进行了专访,坛主介绍了本届各论坛的特色和组织、筹备情况。
北京论坛第八届年会将于2011年11月4-6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主题为“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继2004年、2008年,以“艺术传统与文化创新”为主题,本届北京论坛再次设立艺术分论坛,将世界优秀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在艺术传统得到充分尊重的同时,让其释放固有的能量和获得国际的影响,进而汇入文化的当代发展。
近日,就艺术分论坛的主题意义及筹备情况,分论坛负责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丁宁教授接受了北大新闻网记者采访。
多元学者带来多样文化互动
在“艺术传统与文化创新”这一总议题下,本届艺术分论坛下设四个议题:艺术传统的再认识,艺术传统与文化创新的关系,艺术传统与艺术教育和艺术传统与创意产业;将艺术的过去与文化的当代发展联系在一起,并进一步与未来的反思相结合。
北京论坛是以学术和文化为中心的国际性学术论坛。艺术是一个涵盖范围极广的概念,这对于论坛组委会选择参会学者来讲,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艺术分论坛组委会尽可能地做到了涵盖艺术的各个门类和学科,包括音乐、美术等常见的艺术门类,也考虑到电影、艺术管理等新兴的艺术研究领域。丁宁介绍,参会学者名单的确定确实花了不少心思。为此,承办本届艺术分论坛的艺术学院专门组织全体教师开会,请各位教师推荐各自领域参候选学者,力求涵盖艺术研究的各个领域,并保证出席学者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世界文化是多元的,了解艺术与文化的多样性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大有裨益。因此,本次艺术论坛尽可能地邀请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学者参与到对话中来,差不多各大洲都有学者参与。
出席艺术分论坛的将是世界艺术和文化各个领域中最为杰出和独特的学者和艺术家,他们带来的议题也都精彩纷呈。目前论坛组委会收到的论文就涉及到了艺术研究的多个方面,不少论文很富新意,如古希腊罗马与中国文化交流、世界博物馆的发展前沿问题等。来自哈佛大学的M. Livingstone教授是艺术心理学方面的权威教授,她将从脑神经、视觉心理的科学角度分析“蒙娜丽莎的微笑”如何看才最具有艺术魅力,用前沿科学的最新成果帮助大众理解顶尖艺术的经典魅力。Michael Nolin教授曾是美国好莱坞著名电影导演和制作人,目前从事电影方面的教育和研究,既了解电影业界的运行模式,又有电影批评和电影学教育的经验。组委会还邀请一位南美洲智利研究当地少数民族音乐的学者,遗憾的是因其个人原因,最终未能成行。
“艺术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但北京论坛的卓越之处就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跨学科交流的绝佳平台,让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学术专长的学者汇集并且发出声音。在这样的交流对话中才能对于艺术、对于文化有更深更全面的理解。”丁宁这样说。
以艺术为媒介,沟通中国与世界
在丁宁看来,文化是一个巨大的概念,而艺术是其中的精髓和代表。以艺术为眼,可以帮助我们看到世界文化与历史的多样风采,从而克服我们自身的偏见。长期处于中国文化中的国人可能会产生两种比较极端的心理,一种是沉溺于中国文化的古老伟大而闭塞自傲,一种是迷恋外来文化的新鲜刺激而盲目自卑。“只有当你看到世界上不同文化尤其是不同人类文明中的精髓后再反观自身,才能够发现各种文化的不可替代性,才能在欣赏国外文化的基础上发现自身文化的独特性。而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还需要多做功课。”丁宁教授这样讲。
无视或轻视其他文明中的艺术传统,不仅会以偏概全,而且很可能招致重大的失误。而且,与所有拥有伟大艺术传统的国度一样,中国艺术的历史悠久而又令世人瞩目,但如何在整个人类文明的格局中认识之、弘扬之,却是新的课题。丁宁举例,我们自己对于传统艺术可以会心一笑便解其中三味。如对于中国水墨画,我们在自己的思维方式中可以很自然地体会到其中“气韵生动”的美感,但是,当你要将这种艺术感知传达给外国人时往往就可能捉襟见肘。“禅”是非常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它传达着中国式的微妙智慧,但现实的尴尬是,当西方人提及“禅”的时候最先想到的却是日本。丁教授认为,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首先要考量的是一种对接的话语体系的建构,“落实到细节,就是要在艺术中把中文意义转化为可以识别的外语,从而达到文化精华的顺畅转达”。国际性的尤其是中国主办的国际性对话的会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进这一进程。
在今年的达沃斯论坛中,出现了“What does the world really need to know about modern China”这样的议题,这传达出一个信息,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已今非昔比。在这样的背景下,呈现和表达中国文化的特质就变得非常重要。“中国人热爱和平,尊重并且可以融合吸纳不同文化的精华,将这一事实广布世界,是十分必要的。”2008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都传达了这样的精神。丁宁说:“我们要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同时看懂中国,树立中国文化的形象,更重要的是树立当代中国文化的形象,我们要将文化的精髓和活力变成一种普世性的价值。一次学术会议中的一场分论坛当然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艺术是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组成因子,艺术分论坛在交换意见、促进沟通的层面上会承担起它的责任。”
发掘传统,面向当代
北京大学艺术教育与研究的传统是独特的。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从北大开始的。蔡元培担任校长时期,北大的艺术教育影响了全国。第一个音乐研习机构“音乐传习所”在北大首创,杰出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曾任教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在当时中国古典诗词教学中词乐分离的情况下,北大中文系教授将古琴搬到课堂,成为全国第一所词曲关联教学的高校。在这样的传统之下,北京大学也在寻求着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发现。
丁教授以其多年的研究经验提出我们当代人对于传统文化的一个认知误区,他说:“传统文化不是放在缸里、可以探囊取物的东西,不会一劳永逸永远属于你,与之相隔的时间长了,传统就会远离。具有传统和拥有传统并不等同,只有真正理解传统、能传承传统才是真正拥有。”他曾在课堂上询问学生对于“寒食节”的了解,能说出其具体含义的寥寥无几。丁宁说,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日,禁烟火,只吃冷食,这是中国人怀念已故之人独特而传统的方式,在冷食中可以体会到与故人的相通,有很深的文化内涵,苏轼的《寒食帖》等艺术作品只有在了解其背后的文化传统才能更好地把握。“传统的被遗忘乃至被‘抢走’,我们现代中国人绝对负有责任。”
艺术与文化的普及与教育就是要让人真正认识传统文化。大学艺术教育教研所要做的,一方面是让学生获得艺术的知识与感受,另一方面通过撰写论文、学术会议等学术传播达到对普通大众的文化熏陶。学习艺术,是高雅趣味的培养。艺术熏陶能给人的生命以精神生活的滋养,实现人生质量的提升。现代艺术教育是要让人成为一个“雅人”,成为一个具有修养的魅力的人,这种熏陶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丁宁说:“传统是活态的生命,要在其流传的价值中看到未来的价值。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将其带入生活,才可能实现传统文化在现代的创造性转化。”奥运会开幕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表现的集中展示。其中,弹奏古琴的场景若在没有传统文化体认的人看来不过是一种乐器的演奏,了解“高山流水”故事的人才能明白其中蕴含的中国人对四海来宾表达的喜遇知音之意。而同时要注意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不仅仅要靠这些倾国之力所办的活动,更要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唯有如此,优秀的传统文化才会变成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而不会被背弃的东西。
“创意的根源在文化。更多的不是依赖创意产业的商业性发展上,而要从教育上体现出来”,在谈到目前中国的文化创造力不高的问题时,丁宁这样概括。这也是艺术创作领域的“钱学森之问”。目前在中国,无论是中小学教育还是高等教育,艺术教育都不被重视,而艺术教育恰恰是影响想象力非常重要的因素。要推动文化的创新,必须完善学校与社会双重艺术教育体系,改变艺术教育边缘化的局面。同时,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也需要进一步推进,让博物馆真正成为人类最美好、最杰出的文化艺术的集中展示地,在社会上凸显博物馆的重要意义,使人们由衷地爱好艺术,同时也就激发了文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丁宁教授最后说:“艺术作为文化的标志性要素,不是生活的点缀,而应深入每个人的精神。它是人类创造力最为集中的体现,这是艺术的意义,也是引领当代文化进步的关键力量。”这也正是本届艺术分论坛设立的题中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