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坛简介:
“电影学博士论坛”由中国电影界知名学术刊物《当代电影》杂志社发起,由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等高校的影视学院轮流承办。论坛从2005年创办至今已渐成规模,形成了比较严谨、正式的学术会议模式。每学期由轮值院校发起一个讨论议题,参与论坛发言人均为电影学博士生。发言人提交论文和PPT,就相关论题分组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在互动环节针对其他同学的观点进行讨论,电影学专家和老师参与点评。
二、本期论坛主办、承办单位
《当代电影》杂志社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影视系)
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
三、本期议题
“电影研究与批评的方法论:历史、现状、前景”
分论题:
第一组:中国电影批评的方法论——历史、现状、生产与传播
第二组:中国电影史的研究方法
第三组:中国电影批评前景:与产业、新媒体、数字技术的关系研究
四、论坛时间:2012年5月26日下午1点—6点
五、会议地点
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会议厅(北京大学中关新园3号楼8层)
六、点评专家
《当代电影》杂志社:张建勇、张文燕
北京大学:王一川 陈旭光 李道新
第一组: 中国电影批评的方法论——历史、现状、生产与传播
发言人 |
论文题目 |
所在学校 |
刘胜眉 |
批评的边界:作为共时性整体的公众影评——从20~30年代《申报》影评谈起 |
北京大学 |
张 颖 |
寻找对抗性声音——中国三十年代女性情节剧电影研究 |
中山大学
|
沈伟琼 |
新时期后中国电影研究与批评的基本特征 |
北京师范大学 |
邓文河 |
论知识分子在中国电影批评中的角色嬗变 |
上海大学 |
胡 云 |
时代语境下的中国电影批评与特征研究 |
北京大学 |
郭学军 |
《武训传》批评史述评 |
上海大学 |
车 琳 |
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批评的几种转向——以张艺谋电影批评为例 |
北京大学 |
杨聪雷 |
《风声》中的政治 |
北京大学 |
第二组:中国电影研究方法:电影史与电影理论
发言人 |
论文题目 |
所在学校 |
黄 鹏 |
建构中国电影史学史——论历史学视野下的中国电影史学格局的拓建 |
中国艺术研究院
|
彭流萤 |
中国影视史学研究方法新论 |
中国艺术研究院 |
齐 伟 |
从中国电影到华语电影:概念旅行与理论显现 |
上海大学 |
第三组:中国电影批评前景:与产业、新媒体、数字技术的关系研究
发言人
论文题目
所在学校
孙晓天
刘 琨
狂欢·喧哗·独语–三种“想像共同体”背后的电影批评特征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传媒大学
李九如
产业批评的公共角度:概述
中国传媒大学
马楠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形式的转换
上海大学
马晓光
口碑至上——网络时代的电影批评
中国传媒大学
祝明杰
新媒体时代电影微批评的失序困境和突围
上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