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与电影的碰撞——艺术学院“凝聚北大魂·共筑中国梦”党团日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4-26

2019年4月21日上午,“当代艺术与电影的碰撞——定格动画作品《女他》研讨会”在红六楼215会议室举行。本次研讨会为艺术学院“凝聚北大魂·共筑中国梦”党团日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之一。活动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主办,艺术学院博士生党支部承办。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蓓、艺术学院教授陈旭光,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著名影评人叶航,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著名影评人王垚,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宋法刚,《女他》导演周圣崴、媒体统筹岳嘉宝,独立制片人王磊以及北京大学部分院系的博士生同学共同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活动由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蓓主持。

作为《女他》导演周圣崴的导师,陈旭光教授首先分享了对于这部作品的看法。他认为《女他》被定义为先锋实验艺术,也作为一部电影,其中隐含着的原始思维和儿童思维,能够为时下的青年人所接受。在中国电影的大背景下考量,这样一部需要想象力去解读的作品也符合了许多青年人的消费心理特点,建议可以尝试既保持原有的文学风格优势,又可以朝着大众化、常人化的方向再做一些努力。

 

 

叶航对这部影片中的原创性和视角中的创意性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体现了创作者对于社会以及亲人间关系的一种独立的认知和思考;王垚作为校友,回顾了自己参与校园影视创作评论的经历,并介绍了国内外电影节运作机制的经验;宋法刚认为这部作品用非常纯粹的符号体系,思考了政治学哲学与人类的困境,体现了艺术学院的传统;王磊从发行的角度对这部电影以及周圣崴后续作品的商业拓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在博士生发言环节,李雨谏从审美主体的角度,对电影反映出的审美观念的变化过程进行了解读;刘思宇结合生态女性主义理论,阐释了性别在《女他》中表达的维度;艾欣认为这部作品和二十世纪的一些艺术风格有着一定的关联,反映出了超现实主义和达达主义的特征;冯子杰从片中的女性主义观念以及艺术表现手法看到了哲学的回归,评价这是一部“很哲学的电影”;岳嘉宝结合自己所参与的电影媒体执行工作和一部分配音工作谈了自己的感受与收获;胡宁介绍了影片媒体报道的情况,并对后续的宣传工作提出了建议;周圣崴讲述了自己的创作初衷和影片制作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对各位老师同学的批评指正表示了感谢。

 

 

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大家各抒己见、娓娓而谈,交流气氛十分热烈。彭锋院长在认真聆听了与会者的发言后,谈了三点看法。彭院长首先对周圣崴同学能够成功拍摄出这部电影表示赞许,认为他不仅有才华,还能将想象付诸于现实,有很强的执行能力,十分可贵。艺术学院也应该把周圣崴同学的故事当作一个很好的案例,讲述给一代代的北大同学,鼓励他们把创意转化到实践中去。其次,衡量一部电影作品成功与否的标准不仅仅体现在票房收入上,也体现在创作者其他的诉求中,要对商业与艺术上的取舍做出自己的判断,有时身处逆境中往往会激发艺术创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彭院长就艺术学院今后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了一些思考,指出要结合艺术学院自身发展特点和需求,创新教育观念,注重锻炼学生实操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同时要发挥北京大学的优势,积极探索跨学科交流与合作。希望能够汇集更多人的建设性意见,集思广益,为同学们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优质的教学内容。

 

 

会后,大家在艺术学院门前集体合影,圆满结束了本次党团日活动。同学们纷纷表示参与此次研讨会收获很大,周圣崴同学在艺术创作中体现出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使人印象深刻,也深受鼓舞,希望能以此为榜样,在今后的学习中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版权所有 ©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红六楼 邮编: 100871 电话: 010-62751905